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于长安此后便在这“无稽阁”住了下来,每日抄写那《无稽长话》一两千字,吃食上因嫌走得远,所以通常只是晚上到“癸卷阁”吃上一顿,然后要了些馒头c干肉之类的干粮对付第二天早c午两顿。这样一来余下的时间甚多,他便翻看慢慢翻看那《无稽长话》来。

    这《无稽长话》初初读起来有如清汤寡水一般没有多少滋味,盖因这无稽道人写得甚是清冷干瘪,象是敷衍一般只冷冷的将事情叙述了一回,不带半点的思想,后头的评点也只是点而不评,极是含蓄。不过数卷读下来,他却渐渐觉得文章虽冷但每卷都隐约有一些人世的警醒之意在里头,而且这无稽道人用字用词极为精道,读过之后细细回味常有余韵长绕之感。让人忍不住又想知道这无稽道人到底想说些什么?只是惟独有一样不好的地方,就是这《无稽长话》有时用语偏僻,内中有不少生僻字,于长安只读过三四年的书,虽然有近千字在肚腹之中,但还大为不够,但凡有生僻字的只好一一记下。他虽然听长榕子说过里头有一处殿阁叫文知殿的,专门给年纪幼小的弟子讲授一些文辞知识,但自己却去不得。所以想来想去晚上只好去问长榕子,那长榕子甚是热心,自然一一解答。

    这样一算下来,日子过得倒还算安逸。

    到了第八日,他读完一卷书后,只觉得心胸气闷,便出屋子透透气。他刚走出屋子,却见湖边的一块大石上坐着一个老者,这老者身穿一件紫袍,头发全白,如雪一般。因老者面对着湖面,所以只看到其侧脸。

    于长安本是个沉静少言的人,这类人似乎天生就有一种警醒之意,后来在白坟岗c十方观经历了一些事情,待他出了村子后又形形色色的见了不少人,戒心自然又更重了一分。如今这里本是个人迹罕至的地方,却凭空出现这么一个老头来,心中更是警惕。

    他看了紫袍老者一眼,又想了想,就遥遥对紫袍老者行了一礼,然后转身就要回去。

    “你这几日一直在读无稽道人的书吧,觉得如何?”

    于长安刚转身,却听到身后传来这么一段问话,声音平静之极。他一惊,忙又转回身,却见那紫袍老者依旧面湖而坐,也不知道是不是他在说话,不过四周除他之外确实再无一人。

    于长安犹豫了一下,说道:“老先生可是问我?”

    紫袍老者问道:“难道这里还有第三人?”

    于长安这才确定刚才确实是石上的紫袍老者问话,他想了想就说:“老先生,因为我在这里寻常无事,所以就随便看看。可惜我只是个性情驽钝的人,哪里读得明白?聊做打发时间而已。至于觉悟什么的,那就更没有了。”

    过了一小会,紫袍老者才说道:“无稽道人的书我也没有读过,不过昔日曾读过一位门中前辈高人的手札,他在手札中提到过他曾读了百十卷,并在手札中写了一段评语,你可想知道这位前辈高人是如何评价的吗?”

    于长安不语,只是躬身行了一礼。

    紫袍老者好似瞧见了一般,待于长安行完礼后就才缓缓说道:“这位前辈高人在手札中言道,无稽道人相传乃是宗里的一怪人,他所著之书读去果然也有些古怪之处,这书若放在世俗或许有用,可惜放在道门就百无一用了。”

    于长安一想紫袍老者的这话确实有些道理,读了这几卷后,这《无稽长话》中道门所重的修行之法在书中并未见有一字,都是些世俗见闻。

    “小兄弟,我到这里看望你,你难道不愿请我到屋里坐坐?”紫袍老者忽然奇怪的说道。

    于长安一愣,朝紫袍老者望去,却见老者不知什么时候已是站在自己身前不过丈余处,负手而立,平静的看着自己。于长安这时才看清了紫袍老者的样貌,这老者虽然眉发皆白,但面皮平洁红润,不见一丝的皱纹,若不是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