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方筱悦知道,这是秦简书的声音。
“秦大人所为何事?”
“如今大行皇帝封王爷为摄政王,可却仍然没对新帝与王妃娘娘的关系有任何的交代,显然这是留给王爷自己来处理。可如今到底要如何,才能做到两全其美呢?”秦简书的话,说到了方筱悦的心坎里,这件事一直悬而未决,成为她心里的不定时炸弹,不知何时就会突然爆炸,引得自己米分身碎骨。
“听秦大人所言,似乎已经有了计较?但说无妨!”万俟烨从言语间听出些言外之意。
“不错,下官建议,王爷昭告天下之时,可将摄政王改为皇太叔,并且再用新帝之口吻拟一道圣旨,封为皇太叔,而王妃封为皇太婶,代管幼帝后宫事宜,直至幼帝成年。”
秦大人这话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屋内的幕僚议论纷纷。
“皇太叔鄙人是曾听过,但却从未听过皇太婶”
“皇太叔,这也过于荒唐了吧!难道幼帝若遭遇不测,皇太叔要继位吗?”
不知谁问出了这句话来。
“不错,正有此意!”秦简书一听这话,竟真的猜中了他的心思。
“秦大人,我方才已经说明”
“王爷,既然能册封,必然还能废除,您不必过于紧张。毕竟新帝年幼,待到成年大婚之时还有十多年之久,江山社稷不可后继无人。将来新帝成年诞下子嗣,您再请求废除皇太叔的封号便是”秦简书的话说的不急不躁,似乎早已胸有成竹。
“如此说来,秦大人的意思是,新帝登基便立好了下一任储君,如此一来不知是否真的有据可靠?”
“当然,不说别人,只拿辽代的耶律王朝举例。大家是否还记得耶律洪基这位皇帝?他的宝位来得并不容易,当时对耶律洪基构成最大威胁的是他的叔叔耶律重元,按照耶律洪基的祖母,耶律洪基称帝前的太后萧耨斤的打算,是想把耶律重元推到金交椅上去的,耶律重元审时度势,觉得老娘过于天真,自己不是燕赵王耶律洪基的对手,于是,就把太后的这一‘阴谋’密报给侄子耶律洪基。
辽道宗耶律洪基闻报大喜,为了表示对叔叔的感激之情,特封耶律重元为皇太叔,免拜不名,又封他为天下兵马大元帅,赐以金券c四顶帽c二龟袍等御用之物。”
方筱悦站在屋外,因为外面很安静,句句都听得真切。
真没想到,竟然还真有这样的历史依据。虽然自己十分不喜这些大臣的说辞,时时刻刻都透出一种宝哥儿仿佛命不久矣的感觉。她的宝哥儿健康聪明,自然能够长命百岁。
“那,就算皇太叔有历史依据,这皇太婶也太有些”那人这话并未说完,想来也是碍于王爷,不敢把那些词说出来罢。
“依你之言,娘娘身为新帝母亲,难道要封为皇太后?”秦简书反问道。
这一问,自然没人再敢吭声。大家都心知肚明,王妃对王爷的重要性,这种棒打鸳鸯般的办法,根本连想都不要想。
秦简书接着说道:“还有三日的时间,如果各位还有更好的办法,便早早提出来,否则秦某觉得也只有现在这一良策,方才能两全其美。”
“也是,虽然同为皇室,但皇太叔和皇太婶自然于其他皇室有所不同。”
仿佛一下子都茅塞顿开一般,接下来竟然都是异口同声的附和之声。
方筱悦瘪了瘪嘴,这些人也真会见风使舵。听到这里,她心中也已有数,只要万俟烨真心不想要那皇位,任凭他人如何挑唆,也是无用之功。
正欲离开,忽然又听见万俟烨问道:“秦大人,皇太叔,皇太婶的封号,到底得了谁人提点?本王昨日还未曾听你提过!”
秦简书似乎犹豫了片刻,还是回禀道:“果然什么都瞒不过王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