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重了,也不由得他不感激。
“没什么,孩子,师傅不是说过吗,我不出十年,就会重新练回来的,你不用担心。”
“不,师傅,您告诉我,不是这样的,你还说,您这样做,有极大危险,告诉我,究竟是什么危险?”
孙思邈心中就叹息了一声,同时很欣喜。毕竟,一直瞒着自己的弟子对他好,但弟子显然知道了,他还是觉得心中高兴的。原来,他是一直欺骗了唐朝,说什么十年就会将失去的功力练回来,那纯粹是瞎说。要知道,功力用年来计算其实是不正确的。
因为,以他这样的年龄,再要将内功练回来,本身就是一件不切实的事情。
一个人练武的黄金时期,就是在十多岁到四十岁之间,这个时候,真气凝聚得快,要练成形也快,所以,一般的化境高手,到五十岁之后,功力就开始打折扣,两年凝聚成形的真气只比得上以前的一年,越到年纪老迈,越没有凝聚真气的能力,这个时候,内力在太阳和丹田之中就不大藏得住了,于是武功开始退化。
所以,一个颠峰时期大约三十岁的绝顶高手,可以打遍天下无敌手,即使遇到了五六十岁武功通神的化境高手,但由于年轻力壮,体力强悍,往往能靠消耗战将老年高手的内力一一消耗掉,自己却是越战越勇,最终战胜对手。
这就是体力的因素,和基因和遗传等有关,是强求不来的,老了就要服老,这是自然界铁一样的规律。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说的就是这样的道理,没有一个能永远处在颠峰的高手。
所以,体力在武功中是比功力更加重要的东西,功力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东西,只有体力是,休息之后,又能迅速的补充。
因此,功力和体力损耗了,就没有了,只有等待下一次的补充。所以说什么三十年的功力,六十年的功力,都是不准确的。
当然,一个人达到了将功力存储在全身的地步,和武功相差不大的同武龄高手比武,却是大占便宜。而且,内功高强的人,即使损耗很多的功力,但也能在极短的时间内重新练回来,要比没有练到这一步的人轻松很多。
孙思邈说的是没错,他当然不说自己已经九十九岁了,再没有凝聚内力的能力了,他知道,那样一说的话,唐朝一定会内疚一辈子,他不愿意自己这个最有前途的弟子以后背着这样的一个包袱生活,他觉得,唐朝为他杀了王巨,他做出这点牺牲,是理所应当的。他知道,自己所说的什么六十年的功力,
“孩子,不要问了,记好,这些话,你一个字都不能记错!”
当下传授了唐朝内功运用的法门,却只有三千余字。
唐朝记忆力不错,但也念了三十余遍,才算勉强记住。
请有鲜花的支持一下,谢谢!
整 理布。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