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黄色的腊梅,粉嫩的雏菊,洁白的风信子,艳红的刺桐……满园姹紫嫣红,处处洋溢着喜气与希望。

    慕容懿凯旋后沐休了两天就又开始忙碌起来。

    因为新收了虔国与南疆不少土地,慕容懿和诸大臣对这些地区进行新的规划,推行新的吏治。

    长达半年多的战火使得民生艰难,慕容懿又特赦,免去战乱地区苛捐杂税三年,鼓励农耕,让当地居民积极恢复生产。因战乱而避居在外的人,也发告示重新召回去。

    寒寒又结合现代的兵役体系,向慕容懿提出“以兵养兵”的政策,和三年义务兵役制度。

    古代的兵役制度几乎是终身的,一旦进入军营,除非残疾,或所在队伍溃散才能归乡,否则就被视为逃兵,或者,等这些人积累军功,受封为有品级的将士后才有还乡的机会。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一首乐府诗将古代老兵的凄惨场景描绘的淋漓尽致。因此,寒寒虽没有上过战场,也能体会到古人为什么总是想要逃避当兵。实在是因为狼多ròu少。参军之人千千万万,而有品级的将士不过那么几个,谁又敢保证自己一定能是那几个中的一个呢?若是真有那么容易,也就不会有“一将功成万骨枯”的说法了。

    所以,寒寒很自然的将自己的观点提出来,三年兵役制度,退伍后有退伍金可拿。有了这些退伍金,回到乡里后,这些人可以娶妻生子,养育后代。忙时种田,闲时由当地的镇长将十里八村的壮年聚集到一起训练,两不荒废。若有想建功立业的,或者无家可归的,可以长久留在军中,为国出力,同样是边训练,边种田,自给自足,两不耽误。

    寒寒的观点一提出来,立刻得到慕容懿的认可,内阁审议过后,随着新政一起施行。

    新的兵役条例发布后,举国欢庆。

    日子慢悠悠往前推进,一系列新政推行后,朝堂与民间完全稳定下来,步入正轨。

    于是,摄国陛下登基的时间、年号、帝号的拟定也提上日程。

    内阁与朝中文武整日为此争的面红耳赤,登基的时间还好,由钦天监来定,但年号与帝号却马虎不得,一定要选一个响亮又霸气的称号才行!

    慕容懿却不着急,眼瞅着寒寒临盆的日子将近,又听说双胞胎容易早产,他的全幅身心都放在了寒寒身上,生怕一不小心出了什么岔子,或者小丫头生产时自己给错过了,不能陪在身边。整天紧张的几乎连早朝都免了,时刻不离的守着。

    “主子,麟公子回来了。”慕容懿正陪着寒寒在花园散步,暗一过来禀告。刚习惯了叫自家主子王爷,结果被于清听到,说以后要改称陛下,暗一嫌叫着拗口,干脆还是叫回了“主子”这个称谓。

    “阿麟回来了?”慕容懿扭头看着暗一,扶着寒寒停下,“什么时候回来的?怎么提前没收到消息?”沐风说孕fù后期多走动一下有利于生产,所以他每日都要陪着寒寒到花园中走上一个时辰,累了就在凉亭里歇歇。

    暗一头微低,掩饰住眼底的尴尬:“消息昨天就传过来了……”只是当时主子你正陪着王妃做胎教,所以压根没看就将人给打发走了。其实,到现在他都没明白那个胎教是个什么东西。

    听暗一这么一说,慕容懿依稀的倒是有些印象:“他回来,通知三叔三婶没?”

    暗一点头:“通知了。麟公子一回来就回了慕容府,想必现在已经与慕容老爷和公孙夫人团聚了。”慕容懿回府后,慕容程谦夫fù又搬了回去,寒寒挽留不住,只好由着他们。

    “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