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母的牌位永远留在林家祠堂?”
“不是已经在了嘛?!”
“以前是因为石头姓林,怕以后人家来要回孩子。不再姓林了。”黛玉很淡定道:“要我做什么,我都愿意。我只有个要求,把父母的灵位,永远留在林家祠堂。我父亲一辈子就这么个梦想。”
“这个容我回去与族中老人商议,以前没遇到过这样的事!”
黛玉点了点头。商议的结果就是,即使没有石头,林如海贾敏的灵位可以留在林府祠堂。因为黛玉对林家的贡献,是有目共睹。黛玉的名字,将载入家谱。黛玉的事迹,将写入家谱。
黛玉悔婚,让后宫震惊。太后要回石头的抚养权,没想到黛玉答应的是那么痛快。这让太后很不安。
皇后在弥留之际,要求见黛玉一面。
“颦儿,你能不能告诉我,为什么太后费那么大的劲,要石头改回姓,你都不同意。却为了悔婚,那么快地答应了,什么原因。”
黛玉笑笑:“我经历了这么多,什么都看透了。孩子姓林又能怎样?我可不像太后以及父母辈,没有那迂腐的传宗接代的思想。”
六王爷没有同意太后的要求,把孩子依然留在了黛玉身边。虽然没有成婚,但是六王爷依然能在林府走动。六王爷不听太后劝阻,一意孤行要孩子依然跟着黛玉姓。这让太后很是生气,从此不再过问六王爷的事。对于其他事情,也不再过问。
几年后,太后扶起那拉氏做了皇后。又过了两年,太后去世。
几年以后,皇上从一侍卫口中,得知当年刺杀黛玉的,便是那拉氏唆使。皇上不动声色,没有把这事往下查。但是对于第二任皇后,皇上是再不肯近她身。几年以后,那拉氏再忧闷中去世。却连个谥号也没有。皇上对她很是冷淡。
曹学涯在林府呆了一年多,回到京城。黛玉不定时让人拿来手稿看。有时黛玉进京,会与曹学涯探讨书。黛玉去,是曹学涯最最开心的时候。
过了几年,曹学涯再次南下,在林府又呆了一年。
在这一年里,一稿已经完成,改了又改。两人因为后面内容,还争论过。
直到二十年以后,那时黛玉已经五十岁了。皇上南巡,来到林府。见黛玉案上有书稿,便拿起来读。这一读就没完没了。最后跟黛玉商议,要带回宫里去。
然而等到黛玉去宫里要回手稿时,却只有了前八十回。黛玉很是生气,去与皇上理论。
皇上密道:“你最好还是少搀乎进去。若不是因为你,他早进牢房了。众大臣一再进言要把他抓起来。如今手稿已经被我毁掉,你把这个给他,告诉他,再不许往后面续写,若是传出去,我保不住他的命!”
曹学涯拿到手稿,信心尽毁。再加之儿子死去,一病不起。
黛玉道:“所失章节, 我都能背诵。如今我回家去,把这后四十回补齐。交予先生。”
就在曹学涯生命的最后关头,黛玉拿来手稿,递与曹学涯。曹学涯拿着手稿,看着这娟秀的笔迹,顿时泪如泉下。他拉着黛玉的手道:“我这辈子,最欣慰的事,便是得你一个知己,但愿下辈子,还能做你的朋友!这个手稿。你一定保管好!”
黛玉点头:“我视它如生命,它再也不会被轻易传阅出去。拿它的人,一定会保护好它!”
多少年以后,这后四十回手稿。有许多猜测,有说书是被贾雨村拿去了,有说是被六王爷拿去了。有说是被石头继承了。然而终究没人见过。
又过了数年,在一个小园中,一个人正坐在那里,打开一个尘封的包裹。里面正是黛玉手书后四十回。他就是狗子。黛玉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把这个交给他,并密告他,世世代代传下去,在适合的时候,让它公布于天下。让曹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