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合作了,但是暗地里谁也不服谁,而且她们都没兴办这种重大场合的经验,万一时候出了事情相互推诿,撕破脸皮,就没法一起平静的玩耍了。
不过年也是有其他事情做的,比如七皇子已经满了二十,过完年就该出宫建府了,陈妃想着刚好趁着这个机会给儿子挑些合适的宫女太监伺候着。
其实她第一个看上的就是抱琴,这孩子沉稳、遇事不慌张、会说话,又摆的住架子,做个管事儿宫女绰绰有余。唯一不好的就是她那个主子,下的一手烂棋,还真当皇帝看不出来她是拿皇后做幌子,想留在宫里么。
不过这事不能着急,她们管事的四个妃子现在是相互牵制,暗地里使绊子,她得徐徐图之。
记得皇后曾流露出皇帝想将元春赐给瑞诚的打算,或许可以借着他出宫建府的机会跟皇帝提一提?
不过元春,除了家里有银子还有什么优点呢?
现在宫里都知道元春有银子了,这来源于元春做的一件傻事,其实事情的起因还是在抱琴身上。上回抱琴生病,在床上睡了一天,元春陷入前所未有的恐慌中,她突然发现她离了抱琴什么都不行。
进宫这些日子,她跟抱琴好像掉了个个儿似的,她除了整日在房里待着等抱琴的消息什么都做不了,而抱琴呢?短短几个月时间就跟皇后宫里的人混了个脸熟,有人帮她打热水,有人给她留点心,甚至翠竹姑姑见了她都能笑上一笑。
从那天开始,元春就强迫自己尽快独立起来,母亲说过抱琴只是丫头,主意还是要自己拿的。王嬷嬷也说过自己品貌上佳,头脑聪明,定能在宫里占有一席之地。
母亲和祖母教了自己那么多东西,难道就要被自己浪费掉了?
于是在皇帝面前,元春第一次表达了自己的意见,顺利的留在了宫里。
对于元春的变化,抱琴也有所察觉,元春似乎不怎么爱发脾气了,同时也更加的沉默,跟她说话也都是指派她去干个什么,原来语气里那点商量的成分一点儿不剩了。
但是这种转变并不会带来太好的结果。所谓三代成就一个家族,贾府传到第三代就开始衰败了,她们教给元春的东西都有点浮于表面,在宫里似乎并不怎么适用。
比如抄经书这件事情,元春是每日都抄,攒下一本就供在先皇后灵前,看着是挺好一件事,等到皇帝来了,看到那一摞摞经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