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皇后和嘉妃都给兰馨送了东西,太后和皇上的赏赐也没有落下。可不知道为什么,玉娴总是觉得这样的祥和下面隐藏着巨大的黑洞,有些事情似乎并不是像大家想的那样和乐。

    乾隆十三年,一向健康的皇七子永琮忽然得了天花,而来势汹汹的病症将只有2岁的永琮带走了,帝后悲恸yù绝。富察皇后甚至大病一场。二月乾隆首次去山东祭孔,也是为了让富察皇后开心,乾隆便让皇后一起东巡。可是,富察氏却在路上病逝,时年38岁。长久以来,他自诩与皇后感情融洽,琴瑟和鸣,皇后的去世也让她分外伤心。

    回到京城,乾隆给皇后举行了隆重肃穆的葬礼。在他看来,自己的儿子都应该痛不yù生,所有的大臣都应该呼天抢地为皇后去世感到伤心yù绝。

    21岁的皇长子永璜、14岁的皇三子永璋在富察氏的灵前不够悲伤,乾隆怒不可遏,当着众人的面破口大骂,斥责他们不识大体,对嫡母的逝世全不在意,甚至动了杀念,并在王公大臣面前严正申明,百年之后,两人不能继承皇位。如此的斥责和不留余地的责罚,让两个未经过历练的皇子恐慌而绝望。反倒是在葬礼上哭得昏死过去的令嫔,得到了乾隆的赞赏,不久候被封为了令妃。玉娴看着这一切,无言以对,看着两个吓得魂不附体的阿哥,心里只有无尽的悲哀,现在的乾隆在火头上,她不能劝,也不敢劝,否则连自己也被拖进去,那就不会再有人来为两位阿哥求情了。姑父,您看到了吗?这就是你的好儿子,他对富察氏的感情让他连自己的亲生儿子都起了杀意,江山社稷,皇家子嗣在他的眼里,难道就敌不过那些无法辨明感情的眼泪么?

    无论朝堂还是后宫,都在战战兢兢中过着日子,五月二十一日行孝贤皇后册谥礼。七月,乾隆又开始了晋封,娴贵妃为娴皇贵妃,摄六宫,嘉妃为嘉贵妃,舒嫔令嫔均晋为妃。当日受到责罚的两位阿哥的身体越来越差,此间,玉娴不止一次劝说乾隆放低身段,安抚永璜和永璋,每次两人争执的结果就是皇帝愤然离去。其实玉娴感觉的到,乾隆明明知道自己错了,可是就是拉不下这个脸面去认错。太后也是劝过几次,可是皇上搬出孝贤皇后在世的种种,太后就不再说话了。作为母亲,她的心始终还是向着自家儿子。

    在两个皇子受到严厉斥责的同时,已故皇后的弟弟傅恒被授予保和殿大学士的头衔。玉娴无语,这让她想起了当年受到先皇责骂的弘时,也是在那种压抑的气氛中,弘时郁郁而终。玉娴忽然觉得心惊ròu跳,两位阿哥该不会重蹈弘时哥哥的覆辙吧。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姑父也因此无端被安上了弑子的罪名,这样的事情她不想再看到。于是,玉娴请自家哥哥在私下里多去大阿哥和三阿哥的府上走动走动,帮两人宽宽心。

    可是,外人的宽慰始终无用,在这种不正常的压抑与惶恐中,乾隆十五年,皇长子永璜郁抑而死,时年23岁。永璜的死让乾隆有些内疚,于是追封永璜为定安亲王。玉娴心中叹道,人死了这些封号又有什么用呢?玉娴想到了兰馨抓周礼上履亲王说的那番话,“希望爱新觉罗家从此不再有任何的纷争……希望我们爱新觉罗家的子孙以后能够福泽绵厚。”如今看来,这位一心为了宗室血脉的老人注定又要失望了。爱新觉罗家的子孙比别的家族更加脆弱福薄。

    看着在永璜葬礼上眼神空洞的永璋,玉娴对他生出了几分怜悯,虽然是因为对姑父的承诺,自己才想方设法来维护皇家子嗣的安稳,可是这个16岁的孩子怎么像个61岁的老人,逝者已经获得永久的解脱,生者还要忍受不测的天威,这种巨大的精神压力永璋能承受吗?玉娴摇了摇头,暗自下决心,一定要好好抚养兰馨,给她找一个好的夫婿,快点脱离这无常的皇室后宫。

    作者有话要说:  这章里我按照材料把孝贤写来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