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砖瓦木石等物时亦是他帮忙料理。闻得卫若兰这几个方子有补血益气之功效,当即明白对黛玉的好处,再三谢过,次日去请教给黛玉诊过脉的太医,然后叫妻子给黛玉请安,将问过可用的方子呈给黛玉,请刘嬷嬷经太医给黛玉诊脉后调整再用。
因卫若兰嘱咐不必提起自己,林涛家的就没说方子来历,只说是从大户人家得的。
其时凡是传承多代的大户人家皆有珍藏密敛的许多方子,轻易不传外人,只给自家女儿作为陪嫁之用,以示世家风范,包括各种菜谱、yào方、yào膳方、酿酒方、胭脂方子等等,和书籍一样,方子越多越说明其家族传承越久。林家也有许多方子,整理家业时,林如海都收拾出来留给黛玉了。黛玉现今调理身体用的方子就是自己家传的,在江南问过名医后才用。
拿起方子细细看了一遍,黛玉便道:“难为你们尽心了,我且收着。”
林涛家的不解,忙问其故。
黛玉笑道:“我如今也是用补血益气的良方,十分对症,因是可口的yào膳,不是从前堪比黄连吃了就不想吃饭的苦汁子,如今的胃口竟是好了很多,最近大半年都没吃人参养荣丸呢,身子已较往年大好了,一年半载内没有必要更换方子。”
林涛家的听了,遂将太医的话语转告黛玉,建议她问过太医后更改方子。
来之前林涛去请教太医,不仅是问yào方可用不可用,还特地询问老太医,是用卫若兰给的方子好,还是黛玉正在用的方子好。
黛玉用的方子在江南配制时经过林涛之手,就是说林涛也有方子。对比过后,清楚黛玉不足之症的太医认为卫若兰给的方子更好,因为既补血益气,又强筋健骨,内服外用,双管齐下,效果更佳,黛玉正在用的方子仅是补血益气,筋骨仍弱。
刘嬷嬷拿过方子看完,却道:“姑娘,我倒觉得林姐姐说得极是,对姑娘好处更多,哪有不用的道理?明儿竟是请太医斟酌着用yào才是。姑娘若是担心yào材,大可不必,姑娘忘记年初我替姑娘去户部领俸银禄米等物,去宫里领春赏,皇后娘娘说,林大人有功于朝廷,姑娘封存在户部的嫁妆中,庄田和商铺的进项都用于百姓,当今圣上和娘娘心里都记着呢,特地嘱咐老奴,姑娘用的yào材都去太医院领。”
刘嬷嬷当时没说的是,林如海有功,天下皆知,圣上和皇后自然不会封赏黛玉后就不闻不问,反而是记在心里,时常留意,比待其他公主郡主还用心,以免她因体弱而夭逝。
皇后问起黛玉在荣国府过得如何,刘嬷嬷心中会意,诉说黛玉在荣国府的为难之处。
yào膳里用的yào材除了红枣桂圆一类家常干货外,也有不少贵重yào材,譬如人参ròu桂燕窝等,虽说贾母吩咐府里供应他们房里所需,但黛玉经常请太医、单做yào膳,用着人参ròu桂燕窝等物,底下不少丫鬟婆子嫌黛玉多事,做主子的也未必人人自在,黛玉自是不愿意给荣国府忙上添乱,平常用的这些yào材,多是打发几个小太监出去买。
国库里缺钱,宫里却不缺东西,皇后乐得有前面数语恩典,以示其贤。
刘嬷嬷看出方子里用的yào材多是珍稀之物,房中并无储存,且需要长久地内服外用,不可间断,立刻就明白黛玉不想更换方子的原因。
林涛家的此时方明了,心里又是难过,又是心疼,倘或大人在世,倘或林家不曾风流云散,他们家唯一的小姐何等金尊玉贵,哪里会因区区一点yào材而发愁?便是家里珍藏的那些yào材也够小姐用一辈子还有剩。偏生后来怕这些yào材珍藏密敛之后化作飞灰没了yàoxìng,林如海做主,除了留给黛玉的一些短期内可收藏的,其他或是折变给yào铺,或是转赠边疆军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