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报官军入阵后并无大败情事,宸濠已是不甚畅悦。那知越报越坏,直至末了,报称我军全军覆没,徐鸿儒、余七、非幻道人被七子十三生打得大败,破了非非大阵,三人阵亡,余秀英投降敌军而去。宸濠一闻此言,大叫一声:“气杀我也!孤费了许多心血,今日一败至此!丧了孤的兵马犹觉罢了,惟杀死三位仙师,使孤将来又仗谁人帮助?”便与李自然说道:“幸军师助我,当以何法击败守仁?”李自然道:“今徐鸿儒等既死,南昌大将无多,精兵亦不甚敷用,为今之计,急宜广招将士,再集精兵,更图良法,与守仁死战。不知千岁以为何如?”宸濠道:“孤亦有此意。惟事不可迟,可作速出榜,招集将士。且闻守仁又曾发檄文调集各路兵马未到,出兵以击之,尚可获胜;若再迟延,各路兵马一来,更难御敌了。”李自然道:“某当即刻去作榜文,使人分贴各城门,招集将士。”宸濠遂退入后宫。李自然遂即送了榜文,命人连夜刷了百千张,往城乡内外各城门分贴而去。不到十日,又招集死士十六名,兵卒五万。宸濠就命自然分别编立营伍,仍命邺天庆统带,终日在城内教场cāo练,以便择日进兵,迎击王守仁。

    且说间谍不日来到南昌,先在城中逢人说项:“王元帅已派今徐鸣皋、一枝梅等十二员大将,分别带兵两路,每路精兵五万,倍道驰救安庆、南康。王元帅的大营仍扎吉安,专等各路兵马到齐,再行会同进攻南昌。”如此云云,在城中布散了一日。由是一传十,十传百,到了次日,南昌合城俱皆知道。当有人传到宸濠面前,宸濠一闻此言,即请李自然议道;“似此敌军分两路大兵进救南康、安庆,若这二郡一失,南昌孤立,孤更无所倚靠。况南康、安庆为孤钱粮根本,根本若失,孤岂能独立乎?军师有何妙策,可解此围?”李自然道:“恐其中有诈,千岁可再使人探听的确,再作计议。”宸濠答应,即刻就命飞马去探。不到一日,探马回来,与前言适合。宸濠又请李自然商议。不知李自然想出什么计来,且听下回分解。

    第六部分

    第155回 朱宸濠议救二郡 徐鸣皋智败三军

    话说宸濠与李自然议道:“顷据探马回报,实系王守仁分派两路大兵,进救南康、安庆。似此若不速救,二郡一失,不但孤不能长驱直入,连这南昌城,孤亦不能守矣!军师当如何连救?”李自然道:“在某之意,官军既分两路前去,势必骁勇异常。若不速救,二郡必失。为今之计,莫如千岁亲往一走,督率各将努力向前,务要此两郡守住,方保无虞。安庆现有雷将军把守,急切尚不致有变。南康却无大将,千岁最好率同邺将军,带领精锐去救南康,不知千岁意下如何?”宸濠听罢道:“军师之言甚合孤意。但是大军一出,南昌空虚,万一敌军袭其后,又便如何是好?”李自然道:“某早虑及到此。千岁可率原有精锐去救二郡,新招之兵留于此地,某当任之。且料王守仁所传者,惟徐鸣皋一流。今徐鸣皋等悉出,彼处亦无大将,断不敢来。即使前来,某以五万之众当之,断不致有失。而况王守仁须待各路兵马齐集,方才拔队,各路兵马尚不知何日到来,所以料他断不敢乘虚而入。千岁但请宽心,但主意于安庆、南康,此间不必遥为之虑,某当竭力保之,以报千岁豢养之德。”宸濠听罢,当即说道:“能得军师力任,孤无忧矣。”说罢,即传令出去,命邺天庆统领精锐三万、战将十员,即日随同前赴南康。又命左飞虎率领精锐一万前往安庆,以厚雷大春的兵力。此令一出,邺天庆、左飞虎当即挑选精锐,听候起程。次日,宸濠即带同太监、宫女、仆从,督率邺天庆等督队起程,直望南康、安庆两郡进发。

    话分两头。且说徐鸣皋、一枝梅等八位英雄,分领雄兵二万,趱赶倍道而行。沿途探听,早探得宸濠亲自统兵向南康、安庆进救。徐鸣皋、一枝梅等两路一闻此信,反倒缓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