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他呢,这薛家不是号称是豪富吗?
反正自己也没打算一个人独吞这笔财富。
“让石方留心着点儿就是了。”贾敏决定静观其变,先看看这一品楼的动向再说。
“对了,嬷嬷派人再去把咱们上次收拾出来的那些棉布料子拿给石方。那些个料子上次不小心受潮了,颜色有些个褪了。让石方再去宰那薛呆子一刀。跟石方说,这次的事情办得很是不错。等年底下,主子我定给他包个大红包。”
“竹染梅香,跟着主子我去给玉儿挑些好料子出来做衣裳。玉儿好像身量长了不少。趁着那些个料子颜色鲜亮,花色正时新的时候赶紧给玉儿做了穿。省得又白放着糟蹋了,最后便宜给那些个暴发户。可惜了呢。”
“是,太太。”竹染梅香双双福身应道。
第四十二章 一品楼
月初的时候,金陵城里新开张了家酒楼,名为“一品楼”。掌柜的号称此楼与京城的“一品楼”同属一个东家。
京城的“一品楼”,开张不过两年,却俨然成了达官显贵们最爱的去处。里面的吃食,那是一个讲究,道道都是精工细作。一道“白玉菜心”就要用十八只老鸭煲出的高汤慢火煨出来,那味道真真是鲜美的能让人连舌头都跟着吞进肚子里去。其实,那道菜不过就是个白菜心儿,但愣是让人能吃出ròu味儿来。
这“一品楼”不但吃食的精致程度能让人咂舌不已,那道道菜肴的价钱就更是能让人心肝儿颤一下。单那一道“白玉菜心”就要七十两银子。
别看这“一品楼”的价钱死贵,却很是受人追捧。
“一品楼”里的桌椅茶几那是一水儿的上好紫檀;楼里所有的字画摆设没有一样是仿迹赝品,件件都是大家真迹;楼里预备的茶水全是跟着皇家贡品走的;楼里的伙计全是被精心调教过的,那嘴皮子愣是能说得人心花怒放,让人心甘情愿的掏尽荷包儿;楼里也有陪酒的姑娘,各个是琴棋书画皆通。那些个水灵灵的姑娘,妖娆的堪比有名的扬州瘦马,却又极知道规矩的进退有度。据说,这些姑娘也都是被人精心培养的,甚至请了宫里退下来的嬷嬷给教规矩。这些姑娘走出来全是仪态万千堪比大家闺秀的,绝不是青楼楚馆里那些所谓花魁能比的。
若说这“一品楼”是日进斗金,那也是不为过的。
有人难免疑惑,难道就没人眼红这“一品楼”而找他们麻烦吗?
这“一品楼”自开张以来还真没什么人敢来找麻烦的。那些个纨绔子弟俱是被家里警告过的。能出入“一品楼”的人非富即贵,甚至有还些常客是宗亲王爷。“一品楼”不远处就是步军统领衙门,门口那条街上顺天府的衙役每两个时辰就要来转悠一遭。
你倒是说说,可还有什么人敢来找麻烦的?便是那些泼皮流氓也是极有颜色的,这柿子是要挑软的捏才行。这“一品楼”根本就是个金刚石,想要咬人家一口ròu,非要崩了满嘴的牙不可。
如此赫赫有名的“一品楼”居然开到了金陵城?!
那些个盐商巨富们知道了消息后顿时跟打了鸡血似得激动。一个个的摩拳擦掌,准备着去那富贵乡里好好体验一把贵族的享受。
这整个金陵城的有钱人都高兴了,甄应嘉却是郁闷的要死。
此时,甄应嘉正坐在自己的小书房里面沉如水的想着心事。
这好好的“一品楼”,怎么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来金陵开张了呢?
甄应嘉是个小心谨慎的人。他虽然胆儿肥到敢往盐税银子里伸手,但是他还不敢直接跟当今万岁爷对上。
甄应嘉深知康熙是个很在乎名声极爱惜自己羽毛的帝王,凡出师必要有名才行。对于截留盐税银子这档子事,甄应嘉一直很小心的处理着所有的人事首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