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知道女婿房里果然连个通房丫头都没有,心里更是不能再满意了。再看常太太日常和明姜说话,果然比一般婆媳要亲厚,明姜待常太太虽不似与自己般亲密,可也颇有几分亲昵,让她放下了另一半的心。
而明姜见到久违的母亲,也是从心底里高兴,连坐月子都觉不那么难熬了。很快就到了三月初一满月这天,明姜早起沐浴洗头,又换了衣裳,终于能出屋子了。
常顾请了上司同僚等来家喝酒,满月酒是常太太一手cāo办的,明姜只陪着一起招待来吃酒的女客。范氏因不便参与,就回避到了东厢,听着外面热闹了大半天,又听金桔说了来的女客的情形,欣慰于女儿终于能独当一面。
办完了满月酒,还没等范氏说要走,常太太先说要回青州:“……我们老爷自己在家里,总是不能放心,恰好亲家太太来了,我也就躲个懒,把明姜和鹏哥儿托付给你,我先回去。”
145亲家
明姜一算,婆婆也来了好几个月了,留公公一人在家里确实不像话,可是:“这些日子母亲多有辛苦,媳fù还没好好伺候您呢,不如再住一段日子,天暖了再回。”
常太太拍拍她的手:“我知道你孝顺,只是七月里你们侄儿要成亲,我回青州住些日子就要往京里去,实是不能再耽搁了。”又跟范氏说:“不如我们一同结伴回京如何?”
范氏自然说好,又问:“姐姐打算几时出发?走水路还是旱路,我们在哪汇合?”走水路的话,从青州往德州、聊城、济宁几个运河港口的距离都差不多,登州地处偏远,自然还是去青州汇合最合宜。
“我想到月底再走,那时天不至于太热,乘船也舒坦。我们在青州汇合,然后坐车去德州上船,再往京里去,如何?”常太太问道。
范氏一听要到月底就摇头:“那我恐怕等不了姐姐了,我离家时候不短,住不到那时候。”
常太太就劝:“你难得来一次,就多住几天怕什么?明姜刚有了鹏哥儿,一时半刻也动弹不得,下一次见面还不知是什么时候,就别急着回去了。”
明姜也眼巴巴的看着母亲:“好容易来一回,娘再住些日子吧。”常顾更是大力挽留:“……岳母也给小婿一个尽孝的机会。”
范氏出来的时间确实不短,不太放心家里:“家里老太爷老太太都年纪大了,还有欣姐儿在,老二媳fù看着一个还看不过来,我实在不放心。”
“妹妹是来看女儿的,想来亲家老太爷老太太都能体谅,再说不是还有二太太和三太太在家么?且放宽心多住几天,和女儿外孙好好亲香亲香。”常太太劝道。
范氏还是觉得月底太晚,“我们家老二今年还要应考,我心里实在惦记。”
明姜假作不高兴:“原来娘心里只惦记哥哥,要不管我了!我们太太要回去,您也要走,可把我和鹏哥儿丢下怎么好?有个什么事都不知问谁好!”
常顾则是理xìng分析:“二舅兄此刻都已考完,岳母就是再要早走,在放榜之前也到不了家里了,不如放宽心多留几天。”
三个人各说各的理,轮番上阵劝范氏,最后范氏只得无奈应了:“好罢,那就月底从青州启程,到时我去青州与姐姐汇合。”又忍不住骂了明姜一句,“你个小冤家!”
三月初五明姜和常顾送走了常太太,明姜搬回了正房居住,范氏要去厢房住,明姜哪里肯,还是让常顾继续在书房里住,让母亲和自己一同睡。
范氏想着他们年轻夫妻,只怕已有几月不得亲近,自己要是再住正房,岂不是耽搁他们?可是这小院却实在有些小,就算她去了厢房,常顾也不合适在后院居住,也就只能先这样了。
常太太一走,明姜母女俩更自在了一些,明姜一门心思给母亲补身体,整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