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银钗赏了她们俩一人一支,然后就叫她们下去了。
等往来拜年应酬渐渐少了,家里清净的时候,常太太才委婉的提起了要请一位老大夫来给他们夫妻俩看看的事:“我看着你们俩这次回来都有些瘦了,脸色也不好,想是没有长辈在身边,不懂得自己好好调理。上次我在方大人家里,听方太太说起一位有名的老大夫,开的调理方子极好,本来大年下看大夫不太吉利,可是你们又不能在家常住,也只能趁着这会儿有闲,请老大夫来给你们看看,你觉得如何?”
“让娘担心了,既是有好大夫请来看看自然是好的,二爷每日里cāo练也实是辛苦,媳fù想给他好好补补,都不知从何下手呢!”明姜第一反应根本没想到自己身上,只以为婆婆是真的想请大夫给他们调理身子。
常太太很高兴:“不光是他,你也该好好调理一下,我记得那天你还说小日子不准,你年纪轻不知道这里头的利害。那这样,我让人去请老大夫来,到时候给你们两个都好好看看。”
明姜答应了,回去坐了一会儿才反过味来,等晚上常顾回来跟他说了经过,“娘好像是着急子嗣了。”
常顾揽着她安慰:“她是巴不得我们一成婚就有喜,如今过了三年了还没有,自然有些心急,没事的,请大夫来看看也好,你经期总是手脚冰凉,开几副yào调理调理正好,顺便也能给爹娘瞧瞧。”
于是一切说定,正月初十那天就请了老大夫上门,先在前院给常顾诊了脉,诊完说常顾身体很好,血气通畅,并没什么需要调理的。然后再由常顾引着进了小院,在东次间里隔了纱帐诊脉,老大夫很是仔细,左右手都诊过,还跟常顾说要看一下明姜的气色,常顾看着老大夫都有六十多了,也就跟明姜说了,掀开纱帐,让大夫看了看。
明姜趁此也看清了那老大夫的样貌,虽算不上鹤发童颜,可也是满面红光,显得很有精神。老大夫很守礼,看过面色之后就让放下了纱帐,又问了问明姜经期的情况,蝉儿在旁一一答了,然后老大夫跟着常顾出了东次间,常顾引着他又回了前院才问端的。
老大夫说明姜其实只是有些寒凝血瘀,不是什么大毛病,平日注意保暖,饮食上多吃些温阳补血的,例如当归羊ròu汤之类的就可以了,还着重说明与子嗣无碍。常顾又请他给开几个食补的方子,老大夫很爽快的写了几张yào膳方子,还说其中有两个方子常顾也可以一起吃。
常顾诚心谢过,又请他给常怀安和常太太也看了一回,各开了几张yào膳食补的方子,然后才包了厚厚的诊金给大夫,又套了车送老大夫回去。
于是等过了上元节,常顾夫fù回返登州的时候,不只多带了许多yào材,还多带了一房家人——长随李二一家。李二是前院长随,他娘子在厨房当差,擅长做yào膳,常太太特意把他们给了常顾夫妻,一是为了有人能给他们俩做yào膳,二也是让李二来给王管事做个帮手。
走之前,明姜去见了常太太,说了院里新燕和黄莺的事:“……她们两个都年纪不小了,媳fù又不在家里,这事就只好偏劳娘做主了,黄莺倒好说,只放她回家去自行婚配就是,新燕的婚事倒要劳烦娘做主。”
“行,我知道了,你只管放心,家里有我呢,你只把二爷和你自己照顾好了就行。”常太太拉着明姜的手,最后说道:“早日给我添个大胖孙子是正经。”
临走的时候,安家又来相托,要捎一些东西给安鹏夫fù,于是等启程上路,常顾他们一行浩浩dàngdàng的好几辆马车,路上行的也就慢了许多。常顾并不急着回去,也不想像来时一样再累着了明姜,于是并不着急,一路只慢慢的走,直到了正月二十九才到了登州。
明姜让金桔把李二一家也安排到他们租住的院子里,又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