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家理事,又会算账,还会做衣裳,字还写得那么好看!”又拍刘氏的马屁,“祖母也是,什么都会,随便一句话都能说出典故,我瞧我是一辈子也赶不上你们了!”

    刘氏听了笑得不行,伸手拍了明姜一下:“光会拍马屁!有什么不会的?只要用心学了,什么都能学会!就说你,先头画了画儿都没人能看出画的什么,现在怎么样?连南乡居士都赞你用色活泼了。可见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呢!”

    正说到这严景安忽然走了进来,chā了一句嘴:“你们祖孙俩这是在互相吹捧呢?”

    明姜起身去迎祖父,还嘿嘿的笑:“我逗祖母开心呢!要不我也夸一夸祖父?”

    严景安摇摇头:“你早上已经夸过我了,一天夸一次就行,夸多了祖父该飘飘yù仙了!”刘氏笑得更厉害了,手指着对面两人说:“我算是知道这小不正经都是跟谁学的了!真是上梁不正下梁歪!”

    明姜丝毫不以为意,看见严景安衣服上有一层薄薄的水雾,就问:“外面又下雨了?”

    “嗯,这一个月拢共只晴了七八天,今年啊……”严景安叹息了一声,又说:“听说西北大旱,已经起了流民了,朝廷正着人去宣抚。”

    刘氏听了也皱起了眉头:“我记得去年西北就春旱,怎地今年又旱?”

    66急召

    “是啊,灾年连灾年。今年直隶也是大旱,皇上都亲自去求雨了。”严景安深深叹了口气,“江南若是再涝下去……”

    刘氏自然明白他的意思,到处赈灾,若是江南再不好,朝廷的日子就也不好过了,不过这些事也不是他们这等赋闲在家的能管的,就安慰严景安:“朝廷自会想法子,你就别杞人忧天了,明姜把你新写的字儿拿来给你祖父看看。”把这事岔开了。

    不过好在也没有更坏的消息传来,弘文帝亲自去求雨之后,燕京果然下了一场雨,解了旱情。去西北宣抚的御史也暂时稳住了流民,就连平江的雨都收了,情势越来越好,严景安终于放下了那颗忧国忧民的心,除了去书院,偶尔还出门去见见旧jiāo友朋,和曲道长下下棋。

    很快就过了端阳,平江并没有多雨的趋势,西北也渐渐平静了,严景安把大半心思都放在了严谦身上,想盯着他务必今年考过童生试,每日一早起来就去书院。严仁达因为要备考明年的会试,严景安已经不让他再去管书院的事了,家塾那边更是直接放手给了毛行远。

    天渐渐热起来,老夫妻两个就起得越来越早,这一日两人早起收拾好了,严景安在院里打了一套曲老道教他的养生拳法,儿子媳fù和孩子们才过来请安吃早饭。一家人安安静静的吃了饭,严景安嘱咐了严仁达几句,就出门去了书院。

    明姜跟着母亲回东小院去理事,今日事情不多,不一时就说完了,范氏打发她去正房:“你祖母年纪大了,眼睛不比从前,你看着点,别叫她做活太多,多引着她出来走走,往后院去看看花草也好。”明姜应了,出门去了正房。

    果如范氏所料,刘氏正坐在窗下做衣裳,明姜进去先看了几眼,问:“祖父的衣裳您不是做好了么?怎么又做?”

    “唔,这是给你爹爹做的,你过来瞧瞧,这料子你爹爹穿着如何?”刘氏招呼明姜过去。

    明姜坐到刘氏身边,伸手抢了针线下来:“您先歇一会儿吧,爹爹哪里还缺衣裳穿?我娘前一阵刚做了两件,还有请了人做的,不是包了一包捎进京里去了吗?”

    刘氏揉了揉有点酸的脖子,说道:“我反正也无事,慢慢做呗。”

    “明嫤呢?怎么没陪着您?”明姜记得她走的时候,明嫤明明赖着刘氏在说笑。

    刘氏答:“她坐不住,去后院玩去了。”明姜就拉着刘氏起来:“您也别一直坐在屋子里了,咱们也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