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何以胜过青云城诸多的美人才女。

    上官一脉承袭祖志,百年来始终为大雍镇守边陲,上官家男儿三岁习武,五岁学习兵法谋略,八岁入单武堂,十四岁即可随军出征,因此上官家共出一品武将军三人,二品武大夫一十三人,武督、武教习、武参不下百人,但上官家的女儿却始终秉着“不入宫墙不侍君”的家训,同时不许女儿习武,因此百年来上官家的女儿容貌倾世者有之,惊才绝艳者有之,才貌俱佳者有之,但并未有习武之女更未有嫁入宫墙之女,甚至嫁与皇子皇孙之女也未有,这不可谓不奇!

    上官凝知道母亲的忧伤来自于哪里,均来自于自己的父亲上官锦,上官锦如今三十有二,是大雍国的辅国将军,官拜正一品,与同样官拜正一品的护国将军李擎是大雍的左右武将军,上官锦镇守大雍国的西北边陲,严防邢丹、乌葛、尕巴等小国的偷袭和滋扰,而李擎则负责大雍的内防,统管大雍三十九城、十八郡、三部及国都青云城的守备和日常防务,左右武将军可谓是掌管着大雍的命脉,一个守护国门一个守护内庭,因此二人在大雍的地位是举足轻重。

    蒋氏看着女儿笑道,眼中却不自觉的浮起一丝忧伤,虽然转瞬即逝,但还是被上官凝捕捉到了。

    “你这小丫头,竟来打趣娘亲?娘亲都是半老徐娘了,哪里还敢担这美人二字?”

    “娘亲可真是个美人儿!”上官凝手里拿着蒋氏刚刚递过来的雪菊茶,俏皮的看着蒋氏。

    这两辆车正是要前往敬国庵的上官凝和蒋氏,此时,母女二人正坐在前方的马车里,今儿的蒋氏梳着飞云髻,左右对称的chā着两对儿芙蓉步摇,绽放的芙蓉花蕊间垂下细细的金丝,金丝下端分别坠着一颗指肚大小的南珠,正中间戴一朵白玉兰花,脸上妆容清丽,略施脂粉,只在鼻翼的两侧扫了些胭脂,两颊丰润,胭脂色淡似有若无,身着一件暗红的浣纱小敞,领口镶着数颗米粒大小的珊瑚珠,小敞上紧下松,将蒋氏的身段勾勒的曼妙多姿,下身宽松的雪纺长裙,层层叠叠的薄纱似波浪般的jiāo错翻涌,外面罩着一件紫红色的毛绒披风,既雍容大气又清丽脱俗。

    五日后,两辆四轮马车静候在上官府门口,靠前的一辆马车绛色洗花儿的缎子面车棚,八角飞檐的赤金车顶,大红色的宝石流苏从棚顶的飞檐上垂下。左右各开两窗,均一大一小,大窗如正常马车的车窗一般,与车棚同色系的车帘,车帘四周镶一圈黄色的镂空压边儿;小窗仅有女子的手掌大小,亦是同色的车帘,仅镶边是月牙白,在大雍国这类车窗仅在王孙贵族间使用,特别是女眷乘坐的马车,因此小窗面积小,方便女子览看车外的景致而又不致露出面容。后面的马车偏小,青色的车棚,两侧各开一个大窗,除了车帘上的褐色镶边,车身通体青色,别无其他装饰。

    第五章 敬国庵进香

    行了约一炷香的功夫,便到了敬国庵的门口,张嬷嬷和两个小尼侯在庵门口,一见蒋

    蒋氏稍稍的舒缓了片刻便招呼女儿起身,上官凝跟在蒋氏的身后,一步步的往敬国庵走去。

    “凝儿,来,咱们该登山了!”

    上官凝抬首望去,绿树掩映中的敬国庵一如自己记忆中的那般,看似香火鼎盛实却冰冷寂然,飞翘的滴水檐下那几串青铜豆铃随着山风轻摆,浑厚的华钟声清晰的传到山下,钟声如水,将上官凝之前因为意外遇见赫连穆宁的焦躁和震惊慢慢的抚平。

    上官家的马车行至山下便不能继续前行,剩余的路程必须要步行前往,这也是所有前往敬国庵进香的香客们必须遵从的。上官凝和蒋氏先后走下马车,因为在马车上连续坐了一个多时辰,蒋氏不免觉得四肢酸麻,但碍于身份也仅是轻微的扭动了一下四肢略微缓解。原本坐在后面马车上的山茶、锦葵还有两个粗使丫鬟也纷纷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