ào dòng的情绪里慢慢镇定下来。他不再说话,抚摸的动作却没有停止,一下一下,没有片刻迟疑。
无限呵护,无限温柔。
**
在邱衍还不叫邱衍的时候,他曾经很不理解同龄的孩子们,为什么每天都要去上学。
明明在家里自己看书就能掌握的知识,为什么要辛辛苦苦地出门,让老师不辞劳苦,反反复复的唠叨好多遍?
直到他看到放学时的校门口三三两两结伴回家的学生,听见他们扑到等在校门口的爸爸妈妈怀里撒娇时,他才明白。
原来上学的意义,就在于陪伴。
“Eirik。”母亲放下给花草松土的小铲子,擦了擦手,在他的头上轻轻抚摸。“觉得一个人孤独了吗?”
邱衍摇摇头,“我陪着妈妈。”
“哦,你太懂事了。我差点忘了你还是个孩子。”妈妈微笑起来,“我想你需要一个玩伴。”
彼时他和妈妈住的地方很安静。偌大的别墅里,除了佣人就只有他和妈妈两个人。爸爸很少出现,偶尔在也是陪着妈妈。邱衍每天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书房里度过。偶尔看书看累了,也会在书房里睡着。
有一天早上醒来,邱衍发现自己睡在书房的长凳上,身上盖着薄毯子,妈妈坐在旁边静静看着他。
“妈妈?”小小的邱衍揉揉眼睛。
“Eirik。有一个好消息。”妈妈的语气很轻快,“你可以去上学了。”
“真的吗?”邱衍开心极了,他终于可以有自己的玩伴了。“爸爸也跟我们住在一起吗?”他会来接我放学吗?
“不,他不会。”
事实上,不仅爸爸不会来接他放学,学校里的小伙伴也不肯和他一起回家。
“妈妈。”一天放学,看到站在庭院里侍弄花草的妈妈,邱衍觉得很委屈,“我明明已经九岁了,为什么要在学校的个人档案上写六岁?我觉得这样不好。”
“女孩子们都离我远远的,男孩子也不愿意和我说话。”
“那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你是个多棒的小伙子。”妈妈蹲下身,和邱衍的目光保持在平视的高度,心平气和的跟他沟通,“告诉妈妈,你喜欢他们吗?”
邱衍想了想,摇头,“不喜欢。他们总是聚在一起说别人的坏话。我觉得他们也在议论我。”
“那我们就换一个学校吧。”妈妈下了定论,“让我们看看你能不能在其他地方找到自己的朋友。”
那时候,妈妈轻而易举地就带过了自己学生档案上年龄造假的问题。后来邱衍有时候会想,如果那时自己没有被转移注意力,而是坚持不懈的问下去,他的母亲会如何回答他?
或许会是一个善意的谎言吧。无论是什么,和迟来的真相相比,一定都会显得和善的多。
接下来的三年里,他们每年都会搬家。邱衍用这三年完成了自己的小学课业,到了该上初中的时候,邱衍的妈妈提议他住校。
“想一想,如果你没有体验过这样的集体生活,或许以后回想起来会觉得遗憾,妈妈不希望你会遗憾。”
邱衍觉得这似乎也没什么,“我可以住在学校。但是假期时可以回来看您吗?”
“当然可以,我的孩子。妈妈随时欢迎你回家。”
那之后的几年,他们没有再搬家。邱衍不太喜欢集体生活。男孩子们马马虎虎,不修边幅的生活习惯,女孩子们暗送秋波,自以为隐秘的视线,故作自然,窃窃私语的议论,他都不太喜欢。再加上明明很简单却要反复强调的无聊说教,让他认为本应该生动有趣的学习变得枯燥无味。
他依然不合群,他的沉静,稳重,在这群青春期里毛毛躁躁的小子里显得格格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