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人又如何,有道是花无百日红。但,强悍的崔淑妃却是个例外,荣宠后宫二十余年不衰。简直是奇迹。或者,可以称为奇葩。若说她端庄大方,知书达理便罢了,偏她是个嚣张跋扈,张扬高调的,于是这恩宠就更带了真心出来,更为难得。
而多年的残酷宫斗。令崔淑妃虽然育有三子两女,却只有九皇子一个人全须全尾的活了下来。大、四两位皇子都是一岁前就夭折了,两位公主也没活过五岁。
崔淑妃最大的敌人是皇后肖氏,她不管多受宠爱,却占不到正位。好不容易肖氏在启承四年就薨逝了,但后党却仍在。于是皇上被逼承诺不再立后,而皇后所出的二皇子景王萧中就是最名正言顺的太子候选人。
明明她的儿子更优秀,也明明更受皇上的宠爱!为什么!就因为她不是正妻,她的儿子就得落于下风?等皇上赐婚一个平民草莽女给皇九子时,崔淑妃觉得。儿子已经没有希望坐拥天下了。更不用说,外头开始传言,皇上终于厌倦了她,赐婚晋王就是征兆。
可是,她这一辈子都是靠争、靠抢、拼命挣扎着走过来,怎么可能束手待毙?
萧真走进金云宫的时候,见到的正是这样一幅画面。母妃仍然艳光四shè,有如女神。脸上却满是yīn郁冰冷之色,一个人在高台上走来走去,显得烦躁不安。
旁边,数名宫女太监垂首站在。大气也不敢出。
“母妃。”萧真叫道,略施一礼。
崔淑妃美眸一亮,向萧真伸出手。
萧真连忙快步走上台阶,崔淑妃一把拉住儿子,拉着往屋里走,一边连串吩咐,“快把晋王喜欢的点心和茶水摆上来。再去御膳房,让他们加几个晋王爱吃的菜,今天中午晋王就在本宫这里吃了。记着,西瓜不要用井水镇着,已经入秋,不能吃太生冷的……”
宫女太监被支得团团转,很快正殿外就没有了旁人,除了崔淑妃从小到大的贴身丫头,如今已经荣升嬷嬷的赵氏。而当母子俩迈进门槛,赵氏就守在门外,很有点一夫当关的意思。
崔淑妃把儿子按坐在塌边,脸上的慈母神情就消散了,身姿站得笔直,神情威严,直截了当地问,“皇上真把你派去东津了?”
“是。”萧真正色道,坐姿也异常端正。
母妃对他的要求很高,从小受的教育非常严苛,甚至是残酷的。若做错一点,就会受到很多惩罚,包括饿饭好几天。于是在母妃面前,他形成了本能,绝不会有懈怠轻松的表现。
“他怎么可以这样!”崔淑妃咬牙道。
“这是重用儿臣啊,有什么不好吗?”萧真没想到母妃的反应这么大。
“这是让你彻底失去争位的资格!好给那个无能的窝囊废让路。”崔淑妃怒火中烧,“打个巴掌再给个甜枣,打量着你还能沾沾自喜呢。”
“母妃!”就算明知道外头有人守门,宫深殿重的,不怕外人听去这些话,萧真仍然压低声音,“不要小看水运,可兴邦,亦可亡国。父皇英明,怎么会在还未立太子之时,先造下权倾一方的势力,好让未来的皇帝受掣肘,致使内政不安呢?”
“他就是看出你仁厚!”崔淑妃冷笑,“那个窝囊废就算得了天下也掌握不住,你却握着最重要的命脉,到时怎么会不保着大赵!先施恩,后收利,就是他一惯的作风!”
“母妃,父皇春秋正盛,如今才是知天命的年纪,身体还好得很,不会这么早定下储君之位的。”萧真叹气,“天下,有能者居之。父皇励精图治,就是想让大赵繁盛下去,怎么可能jiāo与无能之辈?”
“帝心难测,有什么不能的?”崔淑妃目光烁烁。盯着儿子,“记得你五岁时吗?那时我问过你,要不要将来当皇上,还让你想清楚,只要决定了,就不能回头。你想了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