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这种在家看晚会的人,就不提这伤心事了

    不知偶读者当中,有没有会做封面的亲啊

    帮忙做个封面的,现言那个封面因为名字改了,所以要重新做

    可怜的我混的凄凉,连个会做封的朋友都没有,所以现在只能求助大家了

    第67章

    夜深之时,原本早该歇息的皇帝,却是面色复杂地坐在桌案的后面,而对面跪在地上的人,更是垂着脸庞不敢抬头。

    “太皇太后果真是如此说的?”半晌,皇上才寒着一张脸问道,而他放在桌面上的手掌更是捏紧,手背泛起淡青地筋痕。

    历朝历代皇帝,只怕每人在暗地里都有一支属于自己的秘密部队,这支部队也许人数并不多,可是却各个精明强干。而这支队伍最终也成为皇帝监视朝臣最有力的武器。

    跪在地上的人,穿着最普通的侍卫服饰,一抬头一张面孔更是平淡无奇,属于那种过目即往的类型。此时他面目严肃,在皇帝问话后,便是微微抬起脸,烛火照在他的脸上,摇晃地烛火让他的脸颊忽明忽暗。

    “回皇上,奴才所言毫无一丝虚假,而且太皇太后近日招了一个蒙古厨子进了园子。如皇上所吩咐的那般,奴才暗自观察过,这厨子虽表面没有嫌疑,可是经过奴才手下多方侦探,还是查出他与恪亲王联系的方式。”

    可听到这,皇帝突然轻笑了一声,另一只手摸过右手拇指上扳指,不紧不慢地转动了几下。他此时方开口道:“朕这位九叔可真不简单,这么多年居然还不死心。”

    皇帝面露讥诮的笑意,当初先皇病危之际,太皇太后就曾经力劝先皇将皇位传于恪亲王。说什么皇子年纪尚幼,怕震慑不住蒙古贵族,引起蒙古那边的混乱。

    皇考当时已经病重,连话都说不清楚,可太皇太后身为皇考之亲母,却一点不关心亲生子的死活,反而逼迫他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另一个儿子。

    可皇考虽病重,可并不代表脑子糊涂了。虽然太皇太后竭力保证,就连九皇叔继位,也一定会立皇考之子为太子,这皇位最后定是还会传回皇考这一脉。

    甚至朝中大臣,都为立子还是立弟争执不休。正统一脉的自然觉得这是太皇太后和恪亲王一派,在胡搅蛮缠,别说皇上现在有皇子,而且大皇子更是二十二岁,就算皇上的儿子只有两岁,都应该立皇上的儿子。关你恪亲王什么事,有你恪亲王什么事?

    当然支持正统的大臣也知道,恪亲王之所以敢这般大张旗鼓,也是仗着皇太后撑腰。

    好在朝中还是支持立皇上之子为帝占多数,其实要不是皇太后从中作梗,这一切本就该理所当然。

    在皇考去世的两个月前,慕容永烨作为皇三子被立为东宫太子。

    皇帝登基之后,也并未为难恪亲王一派。不过当初恪亲王也是个聪明人,知道在登基大宝之事上得罪了皇帝,便是韬光养晦好生歇息了几年。期间更是称病有几年未参与朝务,后来还是皇帝为表大度,亲自去请了他。

    皇帝没有想到原本以为的陈年旧事,可偏偏有人却是难以忘怀。大概他在对待何家一事上让太皇太后绝望,于是这位不安分的祖母,如今竟是撺掇她自己的亲生儿子来和自己争这个皇位。

    “好,你只管继续监视,现在不要打草惊蛇。现在不仅是恪亲王,但凡与恪亲王有过来往的官员都要彻查一遍,但凡有不妥之处,即刻来报。”皇帝沉声吩咐下去。

    随后他又说道:“此番南巡必会生出事端,但不管你一定将恪亲王的一举一动监视清楚。”

    “皇上乃是万金之躯,岂能轻易涉险,奴才恳请皇上三思,”来人虽然声音冷峻,可对皇帝却是格外忠心。

    “好了,这江山还是朕的江山,这些小人岂能作祟,”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