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宇文泰听说高欢的二十万大军绕过冯翊,已经抵达许原,吓得不轻,急忙率领一万人的部队到达渭南驻扎。一万人对二十万人的部队,小娃娃都能算出来这么简单的数学题,宇文泰还能不知道前途凶险吗。他自忖兵微将寡,征集各州郡的部队前来渭南集结,他不敢说“勤王”,其实当然也就是勤王的意思。

    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一连发了十几封书信,各州郡无人理会,远的不说,就近的刺史连屁都没放一个。宇文泰气得差点吐血,见身边的将军们都犹豫不决,不敢北上迎敌,何况远方的刺史,万般无奈,只得在渭南静观待变,听天由命了。

    枯坐了半天,宇文泰又坐不住了,他可不是待宰的羔羊,鼓起勇气对畏敌如虎的众将军们说:“高欢如果不直下渭南,饶道进攻长安,肯定人情民心都会降服于他,那就会弄得不可收拾。现在趁他远来新到,正好可以一举击破。”

    众将军默默无语,只有大将军贺拔胜同意大丞相的意见,建议在渭河上造桥,悄悄袭击东师。

    西师在渭河上造浮桥,命军士们携带三天的干粮,以示必死的决心,轻骑渡河,留辎重在渭南吸引高欢的眼球。轻骑部队到达渭西沙苑,此地距高欢的中军大帐只有六十里。

    宇文泰到前线侦察,见高欢亲率十万大军前来,东西连营三十里,尽管部队少了一半,自己的一万部队也根本就不是下饭菜。

    宇文泰回到沙苑,忧心忡忡,这一仗是没法打了。跟随叔父前往侦察敌情的侄儿宇文深见丞相和众将军都是一副眉头紧锁的样子,独自对叔父说:“侄儿经过侦察,我军此战胜利已经是毫无悬念了。”

    简直是吹壳子不犯死罪,侄儿说的话怎么这么不知道高矮。宇文泰很不理解地问:“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宇文深对叔父说:“高欢镇抚河北,甚得民心,他如果固守河北,我们还没法抢他的地盘。今天高欢舍根据地前来,悬师渡河,这本不是众将士所情愿的事,都是因为高欢一人要为窦泰报仇,不顾众将军的反对,忿忿然而来。这种为赌气而战的将军,一战即可擒之,这难道不是值得庆贺的事吗。高欢远离本土作战,天时地利人和一条都不占,焉有不败之理。请丞相给侄儿一支部队,我去与王罴约定,我攻其首,罴军阻断其退路,使东军无一可逃。”宇文泰天生就是个军事家,听从了侄儿的建议,要宇文深尽快去联系王罴,在高欢的屁股后面发起偷袭。

    送走了侄儿,宇文泰又有了主意。他本来就是军事暗语的发明者,一想到高欢的十万大军布置成一条长蛇阵,首尾凡三十里,尾大不掉,他又靠什么来联络呢。这里面有戏。

    宇文泰眉头一皱,就命勤务兵叫来须昌县公达奚武,对他说:“你是孤胆英雄,带两名随从去侦听高欢的军令暗语。”

    当天晚上,达奚武果然带领三名骑兵化装成东魏的军士,借着朦胧夜色,混入高欢营内侦听军中口号暗语。四人昂首打马,假装成督察官,在各个军营都转了一圈,看见衣冠不整的或不遵纪守法的士兵,还举鞭乱打一顿。总之,假模假样的比真正的督察官还像督察官。四人转了个通宵,查明了高欢军中的一切部署后才返回营中复命。

    达奚武摸清了敌人的底细,认为盛名在外的高欢也不过尔尔,当即向宇文泰建议,由自己带领一支九十六人的骁骑兵,混杂在东魏的骑兵中,一待战火打响,就在敌军内向高欢的中军大帐发起袭击,这次行动的代号是“枭首”。

    能有虎将主动请缨,宇文泰当然高兴,自然批准。傍晚,“枭首”行动的九十六名骁骑兵在主将达奚武、副将蔡祐(就是宇文泰的干儿子)带领下,口中叨唸着敌军的口令,再一次潜伏进敌军营中。

    宇文泰布置好这一切,即将与高欢交战了,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