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得很起劲。
大坝的设计,崔暹用上了所有的数学知识,经过无数次的实验,找到最佳数据,终于建成了盐渎县的煮盐晒水场。
因为这次围海造田,大量迁徙淮阴等地的渔民到盐渎,他们在这里成家立业,终于使之成为了一座以产海盐而建的城市,名曰盐城。
第一批盐产出,由陆路运输到淮阴,再在淮河码头装船运往徐州、昌邑,直至黄河边的黎阳(今河南浚县),又以陆路运往邺城。海盐送到内地,白花花的食盐深受军民喜爱,一时声誉鹊起,被称为“吴盐似雪”。
海盐的生产,立时振兴了东魏的经济,当年gtp产值就翻了一番。
高澄在淮阴、徐州、昌邑、定陶等地都设有专门护送海盐的机构和武装部队,这就是后来的盐务局、盐警队。
一千渔民转渔经盐,由国家专营收购,一年就脱贫致富。这中间还产生了一个小插曲——某次海堤坍塌,一个叫张羽的渔民跳进盐池,用身体挡住缺口,阻拦海水下泄。这段故事被后人记录,编写成戏剧《张羽煮海》。
高澄振兴经济的举动获得不少的点赞,更是向老爸和全国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高澄从盐城回到邺都,又加之他审理姬道杀妻一案的轰动效应,百官咸服,尽都不敢惹高澄的虎威,史称“用法严峻,事无凝滞,中外震肃。”
chapter;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