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于是,将五万俘虏尽数砍杀。而后以大坑草草掩埋。这是拓跋珪一生所犯的不可饶恕的大罪,尽管他自己也曾多次为之忏悔。杀俘之后,十二月,胜利返回盛乐。
绣花枕头慕容宝的惨败让老英雄慕容垂对年轻的拓跋珪气仇恨不已,决心亲自率领军队出征,让魏国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家伙晓得姜还是老的辣。
第二年(公元397年)的春三月,衔恨已久的燕主慕容垂留范阳王慕容德守卫中山城,自己率领一万轻骑兵部队悄悄出发,偷袭魏国的都城平城,给那些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的家伙一点颜色看看。
慕容垂的轻骑部队逾青岭、经天门,眼看胜利在望,翻越天门山即是魏国的都城了,不想却被陡峭的猎岭挡住了去路。经过猎岭前往平城必经猎岭峡,此峡不长,只有百步,两壁如刀切斧削,有小路一线,仅仅容一人侧身穿行,峡谷口有驻军把守。
慕容垂没想到魏军凭险据守,更不甘心就这样无功而返,眼看平城近在咫尺,连守卫猎岭峡的士兵的说笑声都听得清清楚楚,这诱惑力实在是太大了。
慕容垂仰天长啸,如孤猿长哭,似老狼长啸。冷静下来以后,不得不认真思考对策,眼看猎岭岩壁不厚,就派人回到附近县城买来钢钎、大锤、桐油、水桶,让轻骑兵部队暂时改行履行工程兵的职责,就在猎岭前燃起熊熊大火,焚烧石壁,泼水激淬,开凿遂洞。
石壁被涂上桐油,经高温燃烧,业已碳化,冷水泼洒,粉化脱落,裂纹纵深,钢钎一凿一大块。工程兵部队不分昼夜,开山凿石。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短短三天,燕国的士兵硬是在猎岭上开凿出一条能穿行骑兵的遂洞。
轻骑兵部队在夜色的掩护下,马蹄包裹破布,鱼贯骑行,穿过遂洞待命。第二天拂晓,一万轻骑兵部队把魏都平城包围得严严实实。幸好拓跋珪获胜后还在古城盛乐修整,尚未回到平城,不然,整个魏国宗室将面临灭顶之灾。
魏军平城守将是自视甚高的陈留公拓跋虔,魏军得胜归来后,他根本就没把燕国军队放在眼里,整天在平城喝酒宴饮,守城的三万军队更是如一盘散沙,燕军围城时,好多士兵还在睡大觉,做黄粱美梦。
拓跋虔听说燕军突然出现在平城,并已攻城,慌忙从床头爬起来,穿戴不齐,就跨上战马,开城迎战。拓跋虔此时眼屎还糊在眼睛上,分不清东西南北,手忙脚乱中,与燕军辽西王慕容农交战,不及三个回合,被慕容农一刀斩于马下。
魏国各位副将见主帅战死,打马即往城里溃逃,燕军紧追入城,一举占领魏都,把个魏国都城搅得天翻地覆,俘虏三万守军。
慕容垂一鼓作气,带领四万人马,浩浩荡荡攻向盛乐。
在盛乐修整的拓跋珪,此时身边只有几十人的警卫部队,没有一支正规军。听说拓跋虔战死,平城失守,吓得魂飞魄散。那些往日跟随他左右而意志不坚定的随员将佐,听说燕国老英雄慕容垂御驾亲征,这些人此时把一部活命哲学演译得淋漓尽致,上演了一出“君臣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的闹剧,有的携妻带口往乡村躲藏,有的背负金银珠宝逃往异乡。
拓跋珪弄得六神无主,不晓得往哪里躲藏,才能躲避燕军的刀锋,慌乱之中,拓跋珪带领亲随,急忙往阴山逃逸。
慕容垂率领部队经过参合陂,见被坑杀的死亡将士的尸骨被野狗豺狼翻动嘶咬,堆积如山,很多尚未腐烂的头颅还怒目圆瞪,惨不忍睹。老皇帝于是设置了一个巨大的祭坛,焚香祭奠。军士们见到自己兄弟父子的血肉骨殖,尽都失声痛哭,哀嚎声震动山谷。
慕容垂气极悲愤,气血雍堵,一阵呕血,引发旧病,返回途中,在上谷的沮阳病死,死年71岁,这个英雄昌明的帝王,在忧愤中走完了他不屈不挠的一生,也敲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