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别人家,哪能睡到日上三竿,倒是冯氏见她起来,拿了一个温热的鸡蛋递给她,道:“咱女人家可要细心照料些,我特意煮了几个鸡蛋,给你家小兄弟也留了一个。”

    陶梦阮笑着道谢,在司连瑾身边坐下,慢慢的剥鸡蛋,听司连瑾和杨秀才说话,不多时,九皇子也整理好了出来,先喊了一圈人,才坐下,接了冯氏递过来的鸡蛋吃。九皇子是宫里长大的,什么山珍海味都见过了,这会儿冯氏递过来的一个白水煮鸡蛋,倒觉得格外的香。

    陶梦阮昨晚就看出来了,杨家虽然出了个秀才,在这个小村子里算是不错的,但总体来说,依然不富裕。家里的房子还算宽敞,但杨秀才和冯氏的穿着都不算好,勉强能吃得上白面,偶尔能吃点米饭换换口味,但鸡蛋也算难得的荤腥了。而杨家一家子也十分好客,若非司连瑾拦着,杨秀才都要动手杀鸡招待他们了,这让两人感激之外更有些感动。

    这回的事,陶梦阮最庆幸的就是她和司连瑾都有随身带钱的习惯,在杨家住了一晚,虽然杨家夫妻都表示举手之劳,但陶梦阮和司连瑾自然不会占这样的便宜,何况遇到灾年,杨家过得也不容易。除了一些碎银子,司连瑾还给了杨秀才一张银票,杨秀才不肯收,司连瑾却一时有些严肃,道:“光听杨兄的言谈,便知杨兄才学不凡,难道就愿意止步在秀才吗?何况,杨兄总要为嫂夫人和孩子考虑,这钱我只当借给杨兄,他日杨兄若能高中,再还给我也就是了。”

    杨秀才愣了片刻,到底收下了钱,道:“多谢司兄信任相助!”

    杨秀才替司连瑾雇了一辆牛车,司连瑾没有去镇上,直接请车夫赶车去县城。陶梦阮听司连瑾同杨秀才说话,隐约明白了司连瑾的意思,道:“杨秀才是故意细说镇上灾民的情况的?”

    司连瑾点点头,道:“这个杨秀才不简单,想来是看出其中有些猫腻,大约是存了赌一回的心,若我能往上头说得上话,自然就能帮那些灾民一把,若不能,也就是浪费他们家一些米粮。才学好,又有这份忧民之心,帮他一把,将来他必定能有所成就,我那一百两银子也不算白花。”

    “你又不缺钱,几时这样小气了?”陶梦阮笑道。

    “我是不缺钱,但也不能随随便便往外面撒,能物有所值,我心里也高兴啊!”司连瑾怕陶梦阮颠簸,让她靠在自己怀里,“要养家糊口,又要考虑长途跋涉进京赶考,一百两银子确实不多,但若是给多了也太过打眼,我们还好,对杨家却不是好事。”牛车没有棚子,但赶着路噪音也不小,司连瑾说得轻,坐在陶梦阮旁边扭着身子坐的不舒服的九皇子都听不清,更别说前面赶车的老汉,司连瑾便也没有更多的顾忌。

    小村子比较偏远,到镇上都要快一个时辰,到县里坐牛车也得差不多两个时辰。陶梦阮靠着司连瑾,做得还算舒服,没有多久又迷迷糊糊睡着了,司连瑾调整了一下位置,让她靠得更舒服些,等到了县城的时候,已经是午后。

    陶梦阮揉着眼睛起身,四下打量了一眼,县城也不大,今日又不是集日,街上也并不热闹,打眼一看,倒是有不少衣着脏乱的灾民排着队等着领粥或者馒头,好在并没有遇到杨秀才提到的打砸强抢的情况。司连瑾给了车钱,先带着陶梦阮和九皇子寻地方吃东西,出于习惯,还是直接就去了县城最大的酒楼。

    小县城最大的酒楼很是显眼,远远地就看得见高高挂起的牌匾,走近了才发现店门紧紧地关着,显然并没有开门做生意的打算。司连瑾皱着眉,带着陶梦阮和九皇子就近找了一个营业中的小店,一人要了一碗面,顺便问起旁边的酒楼。

    开面馆的是个中年男子,一面下面,一面摇着头答道:“这不是昨晚有灾民进城嘛,照着那大酒楼和布庄就抢,那酒楼的掌柜当场就躺下了,如今还在家里歇着呢!大约是瞧着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