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悔恨愧疚,我道:“是臣妾错了,臣妾说的过火了。”他脸上惭愧之意更深。隔了一会儿,还是忍不住拉下我的手,看我的脸。那还用看么?他素来手劲儿就大,刚才又是气急,能不用上全力么?我半边脸都要木木的没了知觉,也不知道会不会伤了容颜。“朕……从来没打过妃子,”他低低道:“没想到第一个打的竟是自己最心疼的女人。”我板着脸:“皇上就是这样心疼臣妾的?”他的脸更红了,讪讪地放下了手,低头坐在床边出神。我心中不大忍心,可若这会儿就放过他,又怕他以后更变本加厉,当打人是常事儿,那可就再也收束不住了。我道:“皇上是万民之主,常讲爱民如子,就算臣妾偶有一两句冲撞的话,也应大度纳之,至不过申斥几句。臣妾小时候亦见过爹娘为小事争执,娘也曾高声斥责爹爹,爹爹最多一笑了之,大不了避其锋芒,去书房找几本书看看躲上一时,事后再温言相劝,有礼有节,入情入理。娘若是错了,自也会跟爹爹赔不是。夫妻本是一体,难道还为这个去争个长短不成?更勿宁说伸手相打了。臣妾自跟了皇上,从未对皇上有过一丝怨言,皇上纵不念臣妾之心,也应念及臣妾腹中的皇儿,若是因此有个闪失,皇上就不懊悔难受么?”他脸色越来越红,愧疚之色更重。我便放缓了口气,道:“臣妾今日说的话确是犯上不敬,皇上若因此治臣妾的罪,臣妾自无异言。但请皇上明鉴,是皇上先辱及臣妾的家人的。母亲曾在臣妾出嫁前教导臣妾,夫妻争吵亦属寻常,但慎勿语及长辈亲眷,一言不慎,即可引来泼天大事,不仅易成不仁不孝,更会使无关之人平白受辱,故而臣妾在后宫之中,无论受皇太后太妃如何的羞辱,亦从来不向皇上申诉。臣妾父亲去世得早,臣母含辛茹苦将臣妾兄妹养大,我们都对母亲感恩戴德,亦曾发誓要孝顺母亲,使其安养天年。皇上今日此语,实使臣妾为不孝之人,亦甚伤臣妾之心。”想到母亲,由不得不落下泪来。他拿了丝绢替我拭去,柔声道:“是朕不对,朕造次了,不该这样说你母亲……”我即道:“臣妾也不该辱及先皇。还请皇上不要怪罪臣妾。”“朕怪自己还不及呢,怎会怪你?”他道:“朕即叫人去叫你三哥来,给你看看伤……”我阻止他,道:“臣妾的三哥是个极聪明的人,一看便知出了何事,他气xìng很高,是断容不得这种事的,到时不免有冲撞皇上之事,皇上放心,臣妾自己觉得无甚大碍,应该没事。”外头有人高声道:“臣萧子风奉太皇太后之命前来给德妃娘娘请平安脉。”他怎么来了?我也不容细想,扬声道:“我没事,想睡一会儿,请三哥上复太皇太后,过两天再来看吧。”“德妃,”太皇太后的声音:“我来了也不见么?”我吓死,准是平姑姑她们怕出事,把这尊佛给搬来啦。忙下床,正要迎出去,她已带了安姑姑走进来。
见了礼,我遵旨坐下,低着头。盼她不要追究。但她道:“萧子风,你去给德妃请脉。”三哥走过来,脸色亦是发青,他当然见到了我脸上之伤,只是不便当场发作而已。他盯着我道:“请娘娘伸手!”我只好伸出手,他搭上脉,我眼中恳求他不要把事情闹大,却被他狠狠瞪了一眼,他放在手后即道:“娘娘脉象混乱,有受惊气恼,心气郁结之象。臣请旨验伤!”太皇太后道:“除了平儿,安儿,其他人都出去吧。皇帝,你也出去。”两人只得出了屋子。
屋中人都走了后,太皇太后道:“德妃,现下都是女人,你给我看看你的伤。”我不动。平姑姑走过来,缓缓撩起我的衣裙,安姑姑跟她都轻轻啊了一声,我虽看不到,也知所伤非轻。“这个皇帝!”太皇太后不禁一拍桌子:“也太过份了!”我忙道:“太皇太后,请听臣妾说明原委。”也不等她问,就把刚才的事说了,最后道:“是臣妾一时口不择言才让皇上生气失手,追根到底都是臣妾的错,万万不能怪皇上。况且,臣妾的两个哥哥都是xì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