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那孤独的墓碑。碑上爬满了蛛蛛网,上面的字迹已经斑驳。坟上堆满了枯枝败叶和杂草,一朵无名的黄色小花,倔强地盛开着……
有个队友过来拉她:“别磨蹭了,走快点。”
下了山,到了小镇的一个医疗店,医生捏了捏胡杨的伤处:“骨头应该没事,关节可能积液了。”
胡杨鬼叫着:“哎呀妈呀,痛,痛,痛。”
四个轮流背他下山的队友,都累成了狗,只差没吐舌头了。
待医生包扎完毕,朴皑雪问那医生:“你知道山林里有一座无名烈士墓吗?”
医生说:“知道啊,那是打小太阳国的时候为国捐躯的烈士,可惜始终没能查到他是谁,叫什么名字。那时候抗日的散兵游勇多了,他也可能是和大部队走散了吧?反正就是被鬼子打死在那里了。听老人们说,还是一个二十来岁的小青年。咱镇政府还专门给他弄了一个纪念室,放着他的遗物。叫大家不要忘记他这种无名英雄。”
从医疗店出来,朴皑雪坚持要去一趟镇政府。
胡杨说:“你要去就去吧,我们先找好旅馆你再叫一个人陪你去。你这路痴别给走丢了。”
于是他们就近找了一家旅店,安顿下来之后,小康自告奋勇地陪朴皑雪去了一趟镇政府。
小康在路上问朴皑雪:“为什么突然想去看那个什么无名英雄?”
朴皑雪:“他有可能是我一个朋友。”
小康根本不知道她在说什么,一脸茫然,但还是紧跟着急匆匆的朴皑雪去了。
到了镇政府,几经打听,他们找到了那个小小的纪念室。
一间小屋布置得很庄严肃穆,打扫得也很干净。看得出,当地人对死者非常尊重,虽经历了几十年,他们还保存着这个无名烈士的遗物。
屋子中间,有一个被擦得一尘不染的玻璃柜子,柜子里整齐地放着一件沾染了血迹的军装。绿色,因为太过陈旧,军装已经发黄。
衣服的旁边,是一只老“S”海手表……一张纸上简短地写着他死时的概况,他死于一九四二年六月十七日。身中数弹而死……
“皓天……”朴皑雪趴在玻璃柜上,泪如雨下……
☆、(10)诡笑
朴皑雪他们住在一个小镇。
从镇子头到镇子尾也就几十户人家,一楼全是小商铺,二楼住人。房子都很古旧,这并不是一个富裕的小镇。
小镇的天空,各式电线电缆东拉西扯,星罗棋布,让整个小镇就像罩上了一个大蜘蛛网。
朴皑雪的家算在小镇子边缘地带,这里有电线,却不那么密集,没有罩蜘蛛网。所以,每年春天,会有很多住在小镇里小孩在朴皑雪家的周围放风筝。
因此,春天,遇到阳光和煦的星期六下午,朴皑雪他们的家上面那方天空,就会像一片美丽的海洋:天是蓝的,海一样的蓝。还遨游着色彩斑斓的蝴蝶,金鱼,燕子,甚至蜈蚣……
可也有一只丑丑的风筝,用几张书纸糊成简单的“吕”字形,然后粘上长长的四根尾巴。这风筝透着说不出的寒酸,却飞得最高。
那一次这个丑风筝落在朴皑雪的脚边,朴皑雪低头看上面写着“aoe……”是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本。
一个五六岁的男孩跑过来。黝黑的皮肤,瘦小的身材,大脑袋,一双大眼睛灵动狡黠,像只小猴子。
朴皑雪认识这只小猴子。他是街头新搬来的住户。
小猴子的父母在外打了几年工,一家人省得不能再省的省吃俭用,终于在小镇买了一套住房。然后父母继续离乡背井,小猴子在镇上读书,由爷爷nǎinǎi照顾。
小猴子抬头看看朴皑雪,一脸灿烂的笑容。朴皑雪指着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