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个水液从哪里来?从火而来!你本身下元的真阳之气上升了,浊气下降,清气上升,打通了上部气脉,脑下垂体的荷尔蒙分泌,才会有玉液还丹的现象。所以打坐头要正,头不正会把脑下垂体气脉压住,看书也搞得肩膀疼痛,眼睛也近视了。所以我教你们青年人,读书绝不要低头。关老爷看兵书,一定把书拿到眼睛髙度读,哪怕手累一点还是要这样读。读完了书合上放好,才休息睡觉,绝不会拿本书躺在床上,歪着眼睛去看,那还不变成斗鸡眼,戴上眼镜吗?!读书嘛,手要洗干净,所以你看我这个手帕,每个桌子上都有,我要读书以前一定擦手。不管什么书,书写出来都很不容易,所以值得尊敬,每本书读完了都保持干干净净。书带到厕所去,这个习惯很有问题,你们要注意一下,这也是代表文化的水准。

    人体的荷尔蒙很多种,多从脑下垂体来,对生命很重要,是真正道家所讲的精。至于精虫卵脏的那个精,是次要,如果把它当成炼精化炁的那个精,就大错特错了。再说火是什么呢?就是佛家讲四加行的“得煖”,密宗叫“拙火”。不能修到得煖,精水就不能下降。修密宗的人,只讲拙火的重要,却不大注意水火既济水的部分。这个里头问题多了,可惜我也没有办法开这样一个学院,真要开这样一个学院,你们写论文就不能只靠读书了,要做工夫才写得出来。

    现在讲“水火二用”,互相为用,当然是水在上,火在下才对。修道的人,头脑一定是清凉的。头脑热昏了,满面红光,就有问题要注意了。虚火在上不能下降,脸带桃花色,那是病啊!有些修道修得肚子又大,脸又红,问题很大,很有可能虚火上升。虚火在中医叫“相火”,所以中医有时候说“相火yóu xing”,其中包括很多。相火不是真火,真火是主体的火,是阳火;相火属于yīn火,相火就是发炎。中医讲肝脏的“相火yóu xing”,就是肝脏发炎了。

    “水火二用,必归于中土也”,中土就是刚才讲的真意。一念不生的时候,浊气下降,清气上升,头顶清凉,那个清凉口水下来。清凉到什么程度?夏天剃了光头,用温水头上一淋,然后风一吹,好舒服啊!连皇帝都不愿意当了,佛家讲这是轻安以前的现象。这个头顶清凉,玉液还不能还丹哦!要得煖才行,骨节都软化了。“必归于中土也”,必须一念不生才能得煖。所以说,道家工夫绝对不简单的。

    “盖丹道妙用,无过水火”,想修长生不过是“水火妙用,不离戊己”,戊己属土,也属中宫,有形的戊己,在中宫就是脾胃;无形的戊己,是一念不生。中宫的气满时,你不吃饭没有关系了,工夫到了,吃了东西也要消化一下,虽然很快可以消化解决,不过总是麻烦。所以,“不离戊己”是说中宫的重要。

    “大约举一即兼两,举两即兼三,会三乃归一”,所以提到佛家的话,一念不生处,一定身心xìng命归一。佛家的显教跟密宗争吵,密宗认为气脉要通了才能悟道;净土、禅宗不谈这套气脉,认为四大假合之身说什么气脉!那是外道。我们看到很多法师们的著作,都在骂,像我们这些没得道的人,看看只好笑笑。大家骂过来骂过去,反正都没有真得道,得了“骂道”有什么用呢?结果自己学道都在生病,还著书立说骂别人不对,那不是造业吗?至少自己少生病也好一点嘛!其实显密都一样的,真到了一念不生,一定是气住脉停;反过来说,能气住脉停,自然心平气和,才能到一念不生。心不平,气不和,精神不充满,怎么能够达到一念不生呢?这是很简单的道理,不过也要深入进一步说明。

    太极函三

    “会三乃归一”,中国有句话,是儒道不分家的话,“太极函三∴”,画个圆圈中间点三点,叫太极函三∴。太极就代表本体,中间三个洞,所以成佛的有三身,道家的有一炁化三清。道家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