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ròu、山yào、枸杞补肾益精;狗脊、杜仲、胡桃ròu补肾壮腰;当归养血活血。

    若偏于阳虚,加附子、ròu桂、鹿角片、巴戟天、补骨脂以温养肾阳;偏于yīn虚,加龟板、女贞子、生地以滋养肾yīn;夹有虚火,IEl干苦,溲黄,加知母、黄柏滋肾泻火。腰痛日久,无明显yīn阳偏虚者,可服用青娥丸补肾壮腰止痛。

    此外,若因脾失健运,不能化生精微,充养形体,消瘦乏力,中气下陷,或行立较久,劳力负重太过,耗损肾气,面致腰酸腰痛,气短神疲者,治当补肾健脾,益气升提,培补后天以资先天,在补肾yào中加党参、黄芪、升麻、白术以益气升举。

    腰痛病初多表现为寒湿证;寒湿郁而化热,则可出现湿热证;寒湿、湿热阻络日久,既可与瘀血证并见,亦可与肾精亏虚证并见;老年体虚者,病初即可呈现肾精亏虚证。

    【预后转归】

    本病预后一般良好,但病易反复,每多缠绵难愈。腰痛是一个临床症状,可见于多种疾病过程中,故对腰痛之诊治,应求其原始病因综合判断处理,一般而言,原发病得愈,则腰痛亦也随之减轻或消失。

    【预防调护】

    注意腰部保暖,切勿当风而卧,或睡卧湿地、水泥地,湿衣当及时更换。勿勉力负重,劳役不可过度。注意摄生,节制房事。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加强腰部锻炼。

    【临证备要】

    1.化瘀通络是重要治法。腰痛病久,每多夹瘀,无论祛邪或补肾,均可配活血化瘀通络之剂,必要时亦可配伍虫类yào搜风通络剔邪,多用川芎、赤芍、桃仁、红花、水蛭、土鳖虫、制大黄等。如泌尿系统结石的患者,临床可见腰部刺痛、钝痛、拒按,或有尿血,舌质隐紫或有瘀斑,此属血瘀征象。由湿热久蕴,络脉瘀阻,络损血溢所致,治疗当以化瘀为主,常用王不留行、失笑散、益母草、郁金、延胡索、怀牛膝、虎杖、桃仁、茜草根、藕节等。

    2.重视原发疾病的针对xìng治疗。腰痛的病因较多,外感、内伤、跌仆闪挫均属常见,与多种疾病相关,临床既要辨证治疗,又应针对原发疾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如泌尿系统的感染、结石可引起腰痛,肝胆系统疾病、骨伤科疾病、fù科生殖系统疾病等,也可累及腰部,引起疼痛,治疗应首先考虑原发疾病的治疗,切忌腰痛治腰,以免贻误病情。

    3.临证强调综合治疗。根据病情选用牵拉复位、推拿、针灸、拔火罐、膏yào外敷、理疗、穴位注shè、中yào离子透入等方法,有助于疾病的治疗与康复。寒湿腰痛、肾虚腰痛、瘀血腰痛在内服yào物的基础上,可配合熨法治疗,如将ròu桂、吴萸、葱头、花椒四味捣匀,炒热,以绢帕裹包熨痛处,冷则再炒熨之,外用阿魏膏贴之,可提高治疗效果。

    【医案举隅】

    安某,男,成年。

    夏天睡卧湿地,舌苔逐步变黑,同时腰部疼痛,饮食减少,四肢乏力,精神倦怠。曾经长时间服用清热yào物,不但未见好转,反而舌黑,情况更加严重。诊得脉象濡细,舌黑而滑。此为湿伤脾肾之阳,应以除湿温中、醒脾健胃立法。

    苍术9g,炒扁豆12g,茯苓9g,泽泻9g,pào姜6g,藿香9g,木香6g,厚朴9g,法

    半夏9g,神曲9g,甘草3g。

    服上方4剂后,黑苔渐退,腰痛大减,余症亦趋缓解。后以上方加减连服二十余剂,即基本上恢复健康。

    按:本例起病于睡卧湿地,其为受湿可知。因过服寒凉清热yào物,寒凉虽能清热,但有助湿之弊,使湿邪更盛。舌黑而滑,脉濡而细,是水湿内聚的明征。湿困脾阳则饮食减少,精神倦怠。脾主四肢,故四肢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