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为12.64mmol/L。继服前方加柴胡6g,川楝子6g,焦三仙各10g。1月后复查三酰甘油降为7.56mmol/L。嘱其坚持控制饮食,加强锻炼,以善其后。

    编者按:赵绍琴教授根据患者形体肥胖、脉滑苔腻,断为痰湿瘀阻,借用治疗痰喘的三子养亲汤,加冬瓜子、皂角子名日五子涤痰汤,以涤痰消腻。临床应用可随证加减,或配赤芍、丹参、茜草以活血化瘀,或配柴胡、黄芩、川楝子以泻肝热,或配焦三仙、水红花子、大黄以疏调三焦,对于高脂血症、单纯xìng肥胖等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彭建中,杨连柱编著.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学苑出版社.1996)

    【古代文献精选】

    《素问·奇病论》:“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丹溪心法·中湿》:“凡肥人沉困怠惰,是湿热,宜苍术、茯苓、滑石。凡肥白之人,沉困怠惰,是气虚,宜二术、人参、半夏、草果、厚朴、芍yào。”

    《石室秘录·肥治法》:“肥人多痰,乃气虚也。虚则气不能运行,故痰生之,则治痰焉。可独治痰哉?必须补其气,而后兼消其痰为得耳。然而气之补法,又不可纯补脾胃之土,而当兼补其命门之火,盖火能生土,而土自生气,气足而痰自消,不治痰正所以治痰也。”

    第八节虚劳

    虚劳又称虚损,是以脏腑亏损,气血yīn阳虚衰,久虚不复成劳为主要病机,以五脏虚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多种慢xìng虚弱证候的总称。

    历代医籍对虚劳的论述颇多。《素问·通评虚实论》将虚劳的定义概括为“精气夺则虚”。而《素问·玉机真藏论》描述了五脏精气被夺所致的“五虚死”。《素问·三部九候论》提出“虚则补之”,《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出“劳者温之”、“损者温之”的治疗虚证总则。《难经·十四难》创“五损”之说,并提出五脏虚损的治法:“损其肺者益其气,损其心者调其营卫,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损其肝者缓其中,损其肾者益其精。”汉·张仲景《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首倡虚劳病名,分阳虚、yīn虚、yīn阳两虚三类,治疗重在温补脾肾,还提出干血致虚,宜化瘀生新的治法,对后世启发很大。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用五劳、六极、七伤概括虚劳的病因。五劳指心劳、肝劳、肺劳、脾劳、肾劳;七伤指大饱伤脾,大怒气逆伤肝,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形寒寒饮伤肺,忧愁思虑伤心,风雨寒暑伤形,大恐惧不节伤志;六极指气极、血极、筋极、骨极、肌极、精极。金元以后,对虚劳的理论认识及临床治疗都有较大的发展。如李东垣长于用甘温补中法调理脾胃虚损。朱丹溪善用滋yīn降火及泻火保yīn之法,善从肝肾论治,重视调养精血。明·张景岳提出:“善补阳者,必于yīn中求阳,则阳得yīn助而生化无穷;善补yīn者,必于阳中求yīn,则yīn得阳升而泉源不竭。”他还创制了左归丸、右归丸等方剂,对肾脏虚损的治疗有所创新。明·汪绮石《理虚元鉴》为虚劳专书,对虚劳的病因、病机、治疗、预防及护理均有深刻的论述。清·吴澄的《不居集》对虚劳的资料做了比较系统的汇集整理,是研究虚劳的一部有价值的参考书。

    虚劳是中医内科学中涉及范围最广的病证。凡多种慢xìng虚弱xìng疾病,发展至严重阶段,以脏腑气血yīn阳亏损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均属于本病证的范围。西医学中多个系统的多种慢xìng消耗xìng和功能衰退xìng疾病,出现类似虚劳的临床表现时,均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理虚元鉴·虚证有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