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之类的事情。

    这些公子哥儿们给和珅、和琳兄弟二人起了什么外号呢?“书蠹”呗!“书蠹”就是“书虫”的意思,就是骂他们死读书、书呆子嘛。

    虽然当时在咸安宫官学里面学习的一些公子哥儿们不太喜欢他们兄弟二人,可这里的老师们都非常地欣赏这对刻苦好学的兄弟呀。

    欣赏这对刻苦好学的兄弟二人的人物里面,有我们所熟知的人吗?有啊,前面我们说了一个曾经担任过刑部尚书兼直隶总督的人——英廉——不但看中了和珅,而且还把自己唯一的亲孙女嫁给了和珅吗?

    除英廉之外,还有别的什么人看中了和珅、和琳兄弟二人吗?尤其是有什么人看中过和琳吗?有啊,多了去啦。最为著名的是当时的著名诗人袁枚。

    袁枚(1716~1797年)是清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也是一位颇有贤名的县令。他出生于浙江钱塘(今杭州),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历任溧水、沭阳、江浦、江宁等县知县,颇有政绩,但40岁即主动解甲归田,在江宁小仓山下以三百金购得隋氏废园。隋氏废园旧为织造园(即曹雪芹笔下的大观园),当时“园倾且颓……百卉芜谢,春风不能花”,荒废已久。袁枚购得后,加以整治,由于是“随其丰杀繁瘠,就势取景”,故改名为“随园”。

    袁枚留下的文学著作很多,有《小仓房诗文集》、《随园诗话》16卷及《补遗》10卷,《新齐谐》24卷及《续新齐谐》10卷、《随园随笔》、《随园食单》和笔记小说《子不语》等。作为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他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又与赵翼、张问陶并称“乾嘉xìng灵派三大家”;作为文学家,他与纪晓岚齐名,时称“南袁北纪”。他的笔记小说《子不语》与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齐名。此外,他的《随园食单》,是清朝一部系统地论述烹饪技术和南北菜点的重要著作。

    当时的著名诗人袁枚为和珅两兄弟所感,赋诗颂扬他们:“擎天兼捧日,兄弟各平分。”

    这首诗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主要的认识有以下两点:

    第一,我们可以看到,袁枚对于和珅、和琳兄弟二人的评价还是很高的。说他们中的一个能擎天(肯定是日后的和琳啦),另一个要捧日(肯定是日后的和珅啦),平分秋色,都是国家所倚重的股肱之臣嘛。

    有的读者就会问啦,呦,这首诗是不是大诗人袁枚在和珅、和琳兄弟二人的人生达到鼎盛时期的作品呀?是不是为了拍他们的马屁而写作的呀?

    您还真的想错了,袁枚的这首诗,还真不是袁枚在和珅、和琳兄弟二人的人生达到鼎盛时期的作品,还真不是为了拍他们的马屁而写作的;而是袁枚在和珅、和琳兄弟二人尚在咸安宫官学里面学习的时候就写成的。

    根据前面的叙述,我们可以知道,出生于1716年的袁枚要比和珅大35岁,早在和珅出生前11年就考中了进士。更为重要的是,他只当了10余年的官就辞官归隐不干了,那个时候,和珅、和琳兄弟二人还没有出生呢!从那时直至1797年他82岁去世,这50年间他一直拒绝为官。以他的人格,还不至于沦落到拍和珅、和琳兄弟二人的马屁的程度。

    有的读者又会问了,这个袁枚是在什么情况下赋诗颂扬和珅、和琳兄弟二人的呢?

    前面我们讲到了袁枚只当了10余年的官就辞官归隐不干了,他又喜好旅行,又爱jiāo朋友。根据袁枚的上述特点,我分析这首诗应该是袁枚到北京看望他在北京的老朋友的时候写就的,他的老朋友应该是在咸安宫官学任教的老师,这个老师应该不但教过和珅、和琳兄弟二人,而且应该很欣赏他们。

    第二,我们可以看到,袁枚对于和珅、和琳兄弟二人的评价稍有不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