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县、通判、土通判、蓝翎侍卫、整仪尉、亲军校、前锋校、护军校、鸟qiāng护军校、骁骑校、委署步军校、门千总、营千总、宣抚使司佥事、安抚使司同知、副招讨使、长官使、长官、百户。

    从六品:左右春坊赞善、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钦天监满洲蒙古五官正、汉军秋官正、和声署正、僧录司左右阐教、道录司左右演法、布政司经历、理问、运判、直隶州州同、州同、土州同、内务府六品蓝翎长、六品典仪、卫千总、安抚使司副使。

    正七品:翰林院编修、大理寺左右评事、太常寺博士、国子监监丞、内阁典籍、通政司经历、知事、太常寺典籍、太仆寺主簿、部寺司库、兵马司副指挥、太常寺满洲读祝官、赞礼郎、鸿胪寺满洲鸣赞、顺天府满洲教授、训导、知县、按察司经历、教授、城门史、太仆寺马厂协领、把总、长官司副长官。

    从七品:翰林院检讨、蛮仪卫经历、中书科中书、内阁中书、詹事府主簿、光禄寺署丞、典簿、国子监博士、助教、钦天监灵台郎、祠祭署奉把、和声署署丞、京府经历、布政司都事、盐运司经历、直隶州州判、州判、土州判、七品典仪、盛京游牧副尉。

    正八品:司务、五经博士、国子监学正、学录、钦天监主簿、太医院御医、太常寺协律郎、僧录司左右讲经、道录司左右至灵、布政司库大使、盐运司库大使、盐道库大使、盐课司大使、盐引批验所大使、按察司知事、府经历、县丞、四氏学学录、州学正、教谕、外委千总。

    从八品:翰林院典簿、国子监典簿、鸿胪寺主簿、祠祭署祀丞、神乐署署远、僧录司左右觉义、道录司左右至义、布政司照磨、盐运司知事、训导、八品典仪、委署亲军校、委署救锋校、委署护军校、委署骁骑校。

    正九品:礼部四译会同馆大使、钦天监监侯、司书、太常寺汉赞礼郎、按察司照磨、府知事、同知知事、通判知事、县主簿、各营蓝翎长、外委把总。

    从九品:翰林院侍诏、满洲孔目、礼部四译会同馆序班、国子监典簿、鸿胪寺汉鸣赞、序班、刑部司狱、钦天监司晨、博士、太医院吏目、太常寺司乐、工部司匠、府厅照磨、州吏目、道库大使、宣课司大使、府税课司大使、司府厅司狱、司府厅仓大使、巡检、土巡检、太仆寺马厂委署协领、额外外委。

    未入流:翰林院孔目、都察院库使、礼部铸印局大使、兵马司吏目、崇文门副使、典史、土典史、关大使、府检校、长官司吏目、茶引批验所大使、盐茶大使、驿丞、土驿丞、河泊所所官、道县仓大使、百长、土舍、土目。

    清朝官员的品级十分复杂,以上仅是品级举例,晚清的官员品级没包括在内。还需要提醒读者朋友们注意的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官吏”,其实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词汇。官,指的政府任命的、由政府按时发放工资和津贴的、七品(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各区县四大班子的一把手)以上的官员的简称;吏,指的是由各级官员自行聘任的、由所聘任官员个人从自己掌握的小金库中不定期发放工资和津贴的、八品(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各区县四大班子的二把手及其以下人员)以下的具体办事人员的简称。

    说到这里,您就会知道,现如今各所谓的“官二代”,其实很有可能只是个“吏二代”而已。称他们为“官二代”,其实是高抬了他们!

    从特务组织到“国务院”

    和珅在此后的几年里迅速升迁,官位不断变化。

    乾隆四十年(1775年)十一月,25岁,和珅的官职是御前侍卫(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国家安全部的官员、国家领导人的贴身保镖),正蓝旗满洲副都统(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北京军区副司令)。这是两个正二品的官职。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