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例,当美国孩子只知道兔子比乌龟跑得快的最简单的科学常识的时候,我们的孩子已理解“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进步”的深刻哲学道理;但当我们的孩子长大了还想不通“兔子并不必然骄傲”的道理,并忽略兔子必然比乌龟跑得快的最简单的科学常识,就显得“幼稚”了。

    第三,忽略对知识的永恒xìng与lún理的局限xìng的教育,孩子将很难做到“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lún理与道德的区别是微妙的。道德是人们在一定的社会文化中用以判断行为规范的标准。

    lún理则是以一定的道德为基础的人lún关系,它规定了角色与角色之间的道德准则以及各自的义务和权利。

    lún理与道德之间的微妙关联,就是人际关系。当某人不与任何人发生联系时,lún理与道德就不产生判断的意义。比如,“他学习很努力。”这不能成为一个道德判断。“他学习非常努力,以回报务农的父亲含辛茹苦地支持他读大学。”这就可以判断为lún理关系中的道德行为。

    “尊师爱生”表现的是一定的师生lún理关系,它是对“文化大革命”的一种否定。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师生lún理关系日渐显现了其自身的局限xìng。但知识却是永恒的,并不随着师生lún理关系的变化而变化。水的分子式,“文革”前是HZO,“文革”后也还是NO。不能因为“尊师”而否认水的分子式NO的永恒xìng。换句话说,如果“尊师”的lún理道德与尊重科学事实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发生矛盾时,孩子需要的是突破lún理道德的束缚去追求真理的勇气。又如,许多计划经济中流行的观念,在市场经济中就不吃香了,就需要改变,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但科学知识却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xìng。

    兔子比乌龟跑得快,这是不变的科学常识;但“先进必定自满,落后必然奋发”的判断,却是值得质疑的。

    孩子们只有认识到知识的永恒xìng,才会具备批判xìng思维,才会增强独立思考的能力,才能孜孜不倦地追求真理,才能突破人lún关系,做到“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十、几个值得思考的教育体制问题

    要不要取消“高考”?

    回首20年,什么事件对青年影响最大?

    根据(羊城晚报)1998年12月17日的一则报道,中华青年联合会和中国青年报社曾经在2.5万人中做抽样调查,这项调查显示:恢复“高考”,是对年来对我国青年影响最大的事件!31岁至40岁的年龄段,是受恢复“高考”影响最大的社会群体。73.8%的受调查者,认为恢复“高考”改变了他们的命运和前途。

    历史的使命

    刚读到这则报道时,我觉得很不平,怎么我们这个年龄段未被包括在受恢复“高考”影响最大的社会群体内呢?掐指细算,明其就里。

    1966年,“文化大革命”bào发时,我刚读了初中二年级。因父亲曾被划为右派,读书的梦是别想做了。被送到农村“chā队”,一去就是三年。这期间,我把初中的校徽偷偷戴在上衣口袋里整整三年。后来有幸抽调至工厂当工人,一当又是七年。同辈人中许多都已结婚,生儿育女了,我还在苦苦地自学那些学了又忘、忘了又学的初中、高中的数学。我在等什么?我在恋什么?学来干什么?自己全然不知……

    1977年10月,一位朋友从南宁出差回来,带了一本(高考复习大纲)。我看到这本小册子时已是晚上10点多,外面正在下着瓢泼大雨。晚上是怎么也不会睡得着的了。用油布包好小册子,我从市郊的工厂踩自行车回家,一个多小时,路上没有任何人,只有暴风雨和我……

    皇天不负有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