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给他介绍怪诞的、奇异的不可能的事物以满足后一条原理的要求。不言而喻,其结果是双重失败。在非真实xìng的神话、童话故事和心理意象comntal imagery)的游戏之间没有特别的关系。想象力不是要运用事实上不可能的教材,而是在一种通行观念的影响下处理任何教材的一种建设xìng的方式。重要之点是不要停留于令人厌烦地重复熟悉的东西,不要以实物教学课为借口使感官针对它们已经熟知的材料,而应当通过利用它去扩大和理解以前所不清楚的和新异的情况,从而使平常的、常识xìng的、家常便饭的东西变得生动活泼,使之闪闪发光。这也就是培养想象力。有些作者似乎有一个印象,好像只有在古代和远方的神话、童话中或者在编造的关于太阳、月亮和星星的惊人的捏造中儿童的想象力才有出路。他们甚至为一切“科学”的神秘面纱辩护把它看作满足在儿童身上处于支配地位的想象力的方式。但是,幸而这些东西是例外,是强化(intensification),是正常儿童的娱乐,而不是他的追求。我们大多数人都知道的某某男孩某某女孩,都是听凭他们的想象力去想象当前熟悉的生活中的jiāo往和事件想象爸爸、妈妈和朋友,想象轮船和火车头、绵羊和母牛,想象田野和森林、海岸和山峦的传奇故事。总之,需要做的事情是提供机会,借此使儿童获得并和别人jiāo换他自己所积存的经验、他的知识范围,校正和扩展他们的新的观察,以便保持其想象不断前进,以便在对新的、庞大的事物的确定、清晰的了解中寻求精神上的支点和满足。
随着反省注意的发展而来的,是改变儿童教育方式的必要xìng和可能xìng。在前面几段中我们已经讨论了作为儿童进入7岁前的特征的直接的、自发的态度他对新经验的要求以及渴望通过增加意象并在游戏中把它们表现出来,以完善他的不完全的经验。这种态度是作者们称之为自发注意的典型,或者如某些人所称的非随意注意。
儿童仅仅只是集中注意于他正在做的事;他所从事的作业完全抓住了他。他全神贯注。所以,尽管花了很大精力,但没有自觉的努力;尽管儿童专心致志于引人入胜之处,但没有自觉的意图。
随着对更远的目标的意识的发展,随着对指导他的活动使之成为达到更远的目标(第二项中讨论的问题)的手段这种需要的发展,就过渡到所谓间接的、或为某些作者爱说的随意注意。结果已经存在于想象中,儿童注意于他眼前的事物或他当时正在做的事情,是因为它有助于达成这个结果。从它本身看,目标和行为可能是互不相干的,甚至是相互排斥的。但是,因为它被看作是属于某种合乎需要的或有价值的东西,它便借用了后者的吸引力和控制力。
这就是向随意注意的过渡,但仅仅是过渡。只有当儿童以问题或疑难的方式抱有目的并打算自己去解决这些问题或疑难时,才会出现完全的随意注意。在中介阶段(比如说,儿童从8岁到11岁或12岁时),当儿童基于某种他yù求达到的目的而致力于一系列中介xìng活动时,这个目的就是要去进行或完成的东西,或者是某种要达到的明确的结果;这时的问题是一种实际困难,而不是理智上的疑难。但是,随着能力的增长,儿童能够想到把目的看作某种有待找出、发现的东西;他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想象,使之有助于探究和解决。这就是不折不扣的反省注意。
在历史课中,存在着从故事到传记、从对产生的问题进行讨论到对问题系统阐明的变化。看法可能有分歧的论点,经验、反省等等赖以实现的事情,往往从历史中生长出来。但是,利用这种讨论,使这种有疑问的事情和分歧发展成为确定的问题,使儿童真正感觉到困难的所在,然后让他自己去想办法寻找与论点有关的材料,让他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