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演出。俩人去得最多的是卢佛尔艺术博物馆。

    海粟夫fù是1929年3月中旬到达巴黎的。来后不久,就请傅雷每天上午去教他们学习法语。法语比较难学,起初,他们有点儿学不进去。傅雷是尽义务的,教多教少,教快教慢,本可以由着刘海粟夫fù俩的兴致。他却非常认真,执意要他们非学好不可。傅雷诚恳与认真的态度,很使刘海粟夫fù肃然起敬。傅雷与他们很快成了要好的朋友。

    当时,傅雷正在跟一位名叫玛德琳的法国女郎热恋。

    来法国之前,傅雷母亲已为他聘定了表妹朱梅馥。那并非纯属“父母之命,媒的之言”,傅雷与朱梅馥原系青梅竹马,俩人早就相爱了。在来法一年之后,傅雷感情上却有了动dàng。

    目击者刘海粟、刘抗等人,在回忆文章中,对傅雷这次爱情波折的情景,有过详细的叙述

    开始是法国女郎玛德琳比较主动。这位女郎会弹会唱,略通绘画,喜欢探讨艺术,但理解上并不深刻。傅雷的人品、学问,很使玛德琳倾倒;年轻的傅雷,穿着当时艺术家流行的服装,打着花式领结,留着长长的头发,昂首天外的神态,颇有中西合壁的风度,更使玛德琳这位西方女郎所迷醉。玛德琳一头金发,皮肤白皙,眼珠有如地中海的海水一样碧蓝,与傅雷谈起话来,就像赛纳河中的流水声响喁喁不绝。俩人频繁接触当中,感情逐渐炽热起来。尽管傅雷早就爱上了朱梅馥,但现在面对有着共同爱好的玛德琳,他觉得,这位迷人的法国女郎,要比表妹可爱多了。

    傅雷与刘海粟相识时,早已和玛德琳形影不离。刘海粟夫人张韵士见此情景,曾诧异地问刘海粟:“傅雷见了生人那样腼腆,一个浪漫的法国女郎,怎么会看中这位文弱的东方青年呢?从气质与禀xìng方面看,他俩怎么也不相配啊!”

    刘海粟说;“大概也正是由于这个缘故吧,风流的巴黎少女就觉得新鲜有趣。”

    刘海粟这样说过后,有点儿后悔,总觉得虽在妻子面前,也不该道朋友之短。不过,傅雷当时坠入情网失魂落魄的情景,也着实使朋友们耽心呢。

    经过反复思想斗争,傅雷给母亲写了一封信,说是婚姻应该自主,要求与朱梅馥解除婚约。但他没有勇气自己去发出这样的信,他把信件jiāo给了刘海粟,要他代为寄出。刚把信件jiāo给了刘海粟,又旋即要回,在上面加了这样一句:“儿在异国已有意中人。”过了一会儿,又要求涂掉这句话。

    刘海粟觉得,傅雷是一个内向的人,他是在用理想的漆,涂到玛德琳身上,让她通体发出光辉,促使自己狂热地去爱她。这样做,在此时此地的傅雷,或许是情理中事。但正如俗话所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作为旁观者,刘海粟在年龄上也要比傅雷大十多岁,对这类事的后果,毕竟看得清楚一些。提倡或者反对寻找异国配偶,他以为都是没有必要的。但又觉得,这位巴黎小姐,未必就能远涉重洋嫁给一个中国穷书生吧!正处于热恋中的傅雷,他的种种判断,并不是很理智的。作为朋友,对他这件事,就该采取严肃负责的态度。

    看完傅雷给他母亲的信,刘海粟一夜未能入睡。他反复考虑着:傅雷与玛德琳的恋爱,好像热情似火,实际上并没有经过什么考验,只不过是一般恋爱期中年轻人所常有的那种冲动罢了。如果真按照傅雷的想法去做,对他母亲与梅馥姑娘的打击实在太重了。想到这些,刘海粟决定;将傅雷的信件压下来不予寄出。

    隔了一天,傅雷就来追问刘海粟:“信寄出没有?”

    刘海粟怕他纠缠,回答说:“已经寄走了!”

    傅雷一怔,没再说话,颓唐地离开了。

    过了一段时间,傅雷向刘海粟提到:“一直没有收到母亲的复信,不知道怎么回事?”说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