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目前来说,琼州的政治制度依然极不成熟,与其说是一个政府,不如说是一个公司,而来到岛上的百姓就是公司的员工,无论年龄大小,性别身份都需要强制劳动,就连曾经的宫中内侍也不例外,简单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劳动者得食”。     这并不是口号,而是实实在在写在州衙的匾额里,不愿意做工的,就会失去一切,住房、前途等等,目前的琼州有两种人是看不到的,一是乞丐,二是倡妓,哪怕年纪大的老人,也会被组织起来,进行力所能及的劳动,或是打扫街面,或是维护秩序,而进入学堂的学子,每天都会有劳动和体育课,从小就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整个社会结构有点像是后世建国之初,真正的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不劳不得,充份发挥每一个人的积极性,却又不是那种平均主义的大锅饭,正是因为如此,他才能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扭转了失败的社会风气,重新振奋了人们的信心,一步一步地带着他们走向胜利。     和平安逸的生活环境稳定了民心,一次又一次对外战争的胜利稳定了军心,他才能一步步将数百万人团结到自己的周围,让他们逐渐忘记了过往,有元人这座大山压着,哪怕心有不甘的旧社会既得利益者也无法轻易做出离开的选择,只要留下来,最终就会融入到新的社会秩序中,无论是选择留下的前广西路转运使邓得遇,还是离开之后又回来的前知雷州虞应龙都是如此。     再次见到邓得遇,虞应龙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对方一身灰仆仆的短装,脖子上搭着一条白毛巾,毛巾上东一块西一块的污渍,与那些码头上的装卸苦力何其相似。     “达公,你这是?”     “刚从州衙回来。”邓得遇嘿嘿一笑:“柏心,别来无恙。”     只一眼,虞应龙就看出了很多不一样的地方,尤其是精气神,与数月前简直判若两人,难道当真去帅府做了个小吏?     对于他眼中的疑惑,邓得遇心知肚明,也不说破,自顾自地倒了一杯水,然后将整个水壶推过去。     “既是故人,老夫就不同你客套了,这是电热壶,加水自开,就是味道不如柴火煮出来的,不过胜在方便而已,劳动服务社里要一千个分子一个呢,这一片就老夫一人有,哈哈。”     虞应龙无语地拿起那个胖胖的水壶看了看,里面是一层亮白色的精钢,盛着半壶水还带着余温。     “你适才不是问我去做什么吗?”     “正要请教。”虞应龙放下水壶,正色说道。     邓得遇摆摆手,大大咧咧地说道:“没那么正经,就是去做调研,写了一份报告,交到州衙,供他们施政时做为参考之用。”     啊,虞应龙怎么也没想到这个答案,从字面上来猜想,有点像是御史的弹章,难道是纠风纪查奸邪的监察御史?这倒是符合对方的性子,没想到邓得遇还是摆摆手。     “非也非也,不入流,不入流,衙府也不给开销的,直说了吧,老夫如今供职于新设的政策研究室,每日里东跑西跑,到处找人聊天,打探百姓们的真实心意,然后写成文章,好在哪里,不足之处有什么,全靠调查所得,所以才称为调研,一切靠数据说话。”     这还不是御史所为?虞应龙好奇地问道:“既然衙府不给开销,达公这分子又是从何而来?”     邓得遇得意地一笑,从身后拿起一张大开的硬纸,指着上面的一块儿说道:“就是这镜报所出,他们只要登在报面上,就会给予老夫一定的报酬,反响强烈的话,还有奖励,过些时日等攒够了分子,老夫还想抱一台画影儿回来,那里头有真人故事可看,这些日子衙门里就在放,说得是宋慈宋惠父的故事,虽说形制颇有不适,倒也有趣,你得暇时不妨也去转转,保管大有收获。”     虞应龙无语了,接过那张硬纸一看,上面果然登载着一篇文章,名为,不禁吓了一跳,这等公然批评施政之策,不是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