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一体管起来,费时费力不说,场地也不好办,交易大楼之类的建筑还停留在纸面上呢,一时半会儿哪轮得上它们。

    “睁只眼闭只眼吧,不过要严格管理出入库制度,服务社的交接班,一定要做日清月结,哪一处对不上,责任人立刻法办,堵住了源头,让他们做不大,便算不上大事情。”

    “只怕是‘树欲静而风不止’。”胡幼黄出人意料地叹了一声:“不光是咱们这一头,近日过海而来的商家已有不少,他们所携带的货物不在少数,每日里都在打听,倒底哪一天才能开埠。”

    “市舶司的事情,不是应该找黄器之么,寻到琼州来做什么?”

    “还不是看上了咱们那些事物,对于蕃人的那些,就有些不以为然了呗。”

    经他一提醒,刘禹才恍然,他居然把一件大事给忘了,当初能在这里搞出一大堆事儿,打得就是琼州开埠的幌子,现在都过去半年了,这事还没个影,难怪无论是早来的蕃人还是后来的大宋客商,都耐不住要四处打听。

    商人逐利,眼光上自然不会差到哪去,现在对面那一头已经陷入了战乱中,一时间谁也不知道何时能安定下来,蕃人所运来的那些地毯c香料c饰物哪里还有人要?还不如服务社里卖的那些民生物资有用呢,虽说海贸有巨利,可也得有命花才行,眼下有这么一个好的货源地,这些人只怕已经记不得当初那个庞大的海路开拓计划了。

    “他们的货都以什么为主?”不过刘禹并没有贸然决定什么,有些事情以他的眼光是看不到的,

    “瓷器c丝绸大抵不出这两样,以往都是让蕃人趋之若鹜的。”

    胡幼黄特地加了一个限定词,刘禹当然知道那只是‘以往’,现在么,同对面过来的客商一样,他们的眼光同样盯在了那些新奇的事物上,这倒是让他想到了另外一层,海贸始于何时,在史书上还有些争议,可是盛于宋时却是确定无疑的,它不光造就了泉州c广州这样的商港,还带动了一大批的相关作坊,最有名的就是瓷器,直到二十一世纪还有从海中打捞出来的南宋海船,里面装得最多的,就是这些东西。

    那可是宋瓷!眼下不需要从海里捞,直接就摆在他的面前,单位则是“船“,就算是宋末,那也是宋瓷,想到这里他的眼睛一亮,不知不觉露出一个笑容。

    “你让这些客商拿些样品来。”为了怕对方误会是官府敲诈,他又补充了一句:“不要多,每种一两样即可。”

    胡幼黄倒是没怎么生疑,这本就是必要的程序,抽捡以防他们拿次充好,他来这一趟主要还是上报户籍的登记情况,虽然每天还些零星的海船过来,大致上移民行动已经结束了,而将这数百万户籍资料整理妥当,他带着一帮老手也干了差不多一个月的功夫,这是与数据库系统并行的另一套纸制系统,也就是所谓的‘鱼鳞册‘,在这个时代,也只有种册子,才是官府统治万民的直接依据,因为它既看得见还摸得着。

    不过对于他带来的那几十口大箱子,刘禹连打开的兴致都没有,只是简单吩咐亲兵们将它们搬入库房,等待回去的时候装车,就撒手不管了,如果不是为了等人送来样品。他连这一刻都不会耽误,这个庞大的系统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而数据的汇总工作,只能放到后世去,当它们能做到实时和同步了,整个系统才具有了实用性。

    因为大部分女眷都去了学堂,就连丫环也不例外,营地里显得很安静,刘禹带着一早就等在门口的吴老四等人,转头去了另一处,那是一片单独的营区,离着仓库很近,守备自然也很严密。

    整个营地倒是不算大,当中的一个帐篷外头,排着长长的队伍,队伍的后头还有不少的人陆续赶来,其中有不少都是伤残的老卒,见到他们一行的到来,纷纷向他致礼。

    “不是说了,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