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人?”上前的衙役先是用汉话问了一句,接着又让随行的峒人用土话复述了一遍,看到他们,来人显得并不慌张,而是停下脚步朝这边望了望,似乎在确定没有找错地方。
“我们来自大山里,听说这里有人收山货,所以才下山来,如果不欢迎的话,我们这就回去。”他们说得是土话,被人翻译之后就成了这个意思,衙役们听着有些诧异,拿眼睛打量了一番,依然看不出他们的山货在哪里。
“什么货?”
“就是这个。”为首的那人半蹲下身,将手上的包裹放到地上,解开上面的布结,露出一个角给他们看,衙役好奇地上前探了一眼,面色一下子就变了,两人不约而同地抚着胸口,生怕一个不小心就会吐出来,而来人却还在问着他们:“这种货,你们收吗?”
包裹里面全都是人头,留着发辫睁着死鱼一般的白眼c皮肤一点血色都没有c打开就能闻到一股刺鼻血腥味的那种人头!
两个衙役忍着恶心,朝后头的杆子一指,示意他们可以过去了,来人显然看懂了他们的手势,点点头将那个包裹扎好,路过他们身边时,竟然在眼中露出了一个笑意,不过配上那张五颜六色的脸,怎么看都有些狰狞的味道。
负责通译的峒人将他们领到了条桌前,在看到那个包裹里的东西时,负责登记的书吏显然与衙役们有着同样的感受,好在他还算是镇静,只是脸色苍白了一些,拿起笔,一边听着负责验证的小吏报数,一边在册子上开始记录。
“爨人一个。”这个小吏是城中的仵作,对于这种事物根本没有什么惧意,提起一个人头的发辫放到眼前,仔细地看了半天才作出判断。
“爨人一个。”
“还是爨人。”
仵作的速度越到后面越快,所有的人头被他一一验证完毕,竟然多达三十多个,真不知道这伙人是怎么被干掉的,看上去好像还挺轻松,至少前来交货的峒人们都是兴奋的表情,仿佛这些人头真的是什么奇异的山货一般。
“三十四个爨人的首级,你问一下他们,有没有腰牌之类的货色,可以换到更多的东西?”书吏看了一眼总数,朝通译们说道。
“牌子?有。”为首的那个峒人想了想,伸手从放着羽箭的皮囊里摸了摸,抓出了两块不知道是木头还是金属的牌子,放到桌子上,书吏眼睛一亮,拿起来辨认了一番,还好上头有汉字。
“一个队正一个什长,不错。”书吏喜笑颜开地朝为首的那人一点头,然而在册子上补了几笔。
“那么,我可以换到什么东西?”
“请他们去那边挑选,规矩向他们说清楚,三十二个普通军士,一个队正一个什长。”书吏指了指条桌的一旁,也就是推着东西的那一头,负责兑换的小吏们听到了,马上做好准备,因为这他们的第一单生意。
没错,就是生意,与征发令同时下发到各地的,还有这份悬赏令,它并不是作为前者的补充,而是并行的,也就是给了峒人另一个选择,一个较为隐蔽的选择,不管明面上如何,只要他们能派出人手,进行这种暗地里的刺杀活动,都可以视为对大宋的忠诚。
这个策略简单一点说,就是拿人头换奖赏,什么样的人头,蒙古人或是色目人的,还有为数众多的大理当地土人,也就是被称之为‘爨人’的步卒都可以,用以交换的大都是出自后世的那些东西,既有米面盐糖等吃食,也有刀斧箭簇等武器,甚至还有锅碗农具镜钗等生活用品,总之都是一些寻常难见但是对于峒人很有吸引力的事物。
对于冒着生命危险去取得这些人头的峒人来说,不过就是将狩猎的地点从高山密林换到了河谷平原,将野兽换成了元人,将兽皮换成了人头,而宋人给他们提供的东西,从这些峒人兴奋的眼神中,就可以看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