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灶,原是纪老太太觉得丢脸,待怀里这个孙子也不甚心热,她在外头听见风言风语,又看那戏台子上演的是个妖妖调调的娼fù模样儿。
初时心里再不信,此时也有七八分了,原是抱着娃儿越瞧越像纪二,如今却是越看越不像纪家种,纪二郎也是个狠心人,自姘头下了监,再没去瞧过她,连她原来那个儿子,上门来求碗汤饭,他也一脚踢出门去。
还是何师爷把那娃儿送到乡下去了,事情要办便要办的十全十美,胡县令眼看着翻年就要高升,这大媒既是已然保了,后头王老爷使人去信说女儿要和离,何师爷都没过胡县令的眼,抬手儿就把事给办了。
卸了他的职位,他不过就是街上闲汉一个,又有这样的恶名,李寡fù是蛇蝎,他便是恶霸,怎么恶怎么演,戏文里头原没的,也添了进去,哪里还管他原先是个甚样的人,真真成了个鱼ròu乡间的大恶人。
成了落水狗,便人人都能骂上一句,当面笑上两声,他在泺水呆不下去,便耍赖放刁,日日扒在沈家门口要见王四郎:“我如今成了脚下泥,怎么的,踩一脚还嫌硬,便不怕我做些什么来?”
王四郎抬眼瞧瞧他,一付落魄相,心里却明白,事情没说的那么好听,里头的弯绕早叫人抹了去,可李寡fù作甚在要自家店子里下dú?她便是不dú死萝姐儿,也能进纪家门,纪老太太抬个孝字儿出来,帮着儿子纳妾,王家又能说甚?
胡县令在且无事,为着造势只会把这事儿圆得天衣无缝,且是老天放过一回,若不然,便是咬了李寡fù,纪二郎也至多为着通jiān挨些板子。
桂娘经了一这遭,倒明白过来,她自家理了东西,只等着萝姐儿出了嫁,便到乡下侍候王老爷去,她不过三十来岁的年纪,人却又枯又瘦,眉间满是愁绪,想要调养过来,哪里这么容易。
秀娘原不觉着,跟她jiāo际时候长了,便发觉她听人说话须得侧坐,若是离得远了,便要说上两回,她才能听见。
悄悄问了萝姐儿,才知道桂娘右边的耳朵早就听不出声儿了,叫纪二郎几下耳光一扇,又揪了头发撞了桌子,耳朵里嗡嗡作响,等身上的伤好了,右边这只耳朵,也听不见动静了。
秀娘眼泪都为着她流了一萝筐:“再不知道三姐过得这样日子,早就该叫她和离。”事儿完了,杏娘来看看姐姐就又躲到泮水去了,还只怪她,戏文里头再是化了名儿,也有人隐隐绰绰的传出来,虽说成了美谈,往她门上探听的却也惹得的人厌。
槿娘索xìng不来,全家往儿媳fù家去走亲戚,她还指望着汪文清能中举,或是儿子考个秀才回来,被妹妹这事儿闹的,汪文清再想攀上胡县令,也不想借这个由头,回去高声对骂几回,雇了大车往乡下去了。
姐妹如此,桂娘却还为着她们说话:“都是有家有口的,我这事,确是带累了她们。”秀娘只不知说甚个好,在丈夫跟前说不得,女儿面前也说不得,只好跟老娘闲话!
潘氏呸了一声:“信那三仙姑还有甚个好的,为甚躲到咱们这儿来,骗死个人,那人信的五迷三道的,家里头的银子珠子俱都贡给她,说能生金子,也就是你姑姐耳朵软,人说甚就信,没瞧见在这儿连饭都混不上了。”
秀娘也觉着桂娘太软,可说她骨头软,她偏又不要人帮,这回说要出萝姐儿的嫁妆钱,她便怎么也不肯应,还是秀娘说给萝姐儿添妆,她才肯了。
那嫁妆,她却是带了几个小厮,回了衙后街的房子,起开地下两块砖,把一包银子摸出来的,有的已经发乌了,这些钱也不知道攒了多久,瞒过了不给纪二郎知道,等他回了乡下去,才敢借着收拾东西的名头回来拿。
到底不美满,再怎么徐娘子也先不喜欢了萝姐儿,不成想纳征过,萝姐儿便送了一套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