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吧……我们逃吧……”

    黄梓瑕垂下眼,看着自己手上残存的水珠,想着滴翠给他们留下的那一个“逃”字。到了此时此刻,终究,连周子秦这样大大咧咧的人也知道,面对如此可怕的力量,唯一的出路,只有逃离而已。

    但她闭上眼,缓缓的,艰难地摇了摇头。

    “子秦,多谢你。但我若逃了,夔王怎么办?躲在yīn暗角落苟活于世,那不是我要的人生。”

    在至亲死亡,她被诬为凶手的时候,她宁愿北上长安,拼死寻求一线微渺希望,也不肯接受这样的人生。

    而现在,她也是一样的选择。

    “我要的,是和我挚爱的人在日光下生活,我们携手而行,想去哪儿,就去哪儿。如果不能有这样的人生,那么……就算我死了,又有何足惜?”

    周子秦看着她苍白面容上如此坚定的神情,一时之间,只觉胸口激dàng。他说不出话来,只能用力地点一点头。

    她也是情绪激动,许久说不出话来,只静静地看了他一眼,到里面换回了自己的衣服,又将解下的那件紫貂斗篷披上,准备离开。

    他送她走到庭前,看她穿过重门而去。外面的寒风呼啸,她裹紧了身上的斗篷。即使披着这么厚重的貂裘,她的身材依然修长纤细,在此时的风中,恍如一枝易折的紫菀,却始终在凛冽风烟之中摇曳盛绽,不曾畏惧。

    他呆呆看着她的背影,忽然在心里明白过来,她是黄梓瑕,她不是杨崇古。

    她是一个少女,她是肌骨亭匀、面容姣好,从发梢到指尖,全都柔美可爱的女子,黄梓瑕。

    他已经永远没有那个可以称兄道弟的小宦官杨崇古了。

    不知是遗憾,还是欢喜。

    第262章波谲云诡(1)

    黄梓瑕回到永昌坊王宅中。天气严寒,宅中人都呆在室内,显得冷清无比。

    她一个人经过游廊,斜阳从柱子外照进,她穿过柱子的yīn影,出现在日光之下,很快下一步又被柱子的影子掩盖。她茫然无觉地往前走着,在乍明乍暗的光线之中,不知自己该前往何处,又不知自己可以做什么。

    毫无头绪,毫无方法。在煎熬中,她自己也不知如何捱过一个个日子。

    直到某天入暮时传来的笙箫管笛声,让她忽然惊觉,原来已经到上元节了。唐朝上元休沐三天,今日正是十四。

    黄梓瑕也是徘徊无绪,便走出了王府,往永嘉坊之外而去。

    满街都是绚烂花灯,如同一长串的明珠连缀在夜色之中。提灯赏玩的人群热热闹闹地嬉戏欢笑,猜着各家门前的灯谜,也提起自己的灯,让别人猜这上面的谜题。

    有简单的谜题,也有极难的,许多人站在那里绞尽脑汁也想不出。黄梓瑕一步步走过,眼睛在灯上滑过,未曾有丝毫停滞。

    忽然听得有人在她身后问:“取杜甫诗云,人生七十古来稀。打一成语,卷帘格。”

    黄梓瑕听到这熟悉的声音,只觉得心跳骤然一停。这元宵的喧嚣忽然之间也似退却了老远。

    她缓缓回过头,看见满街如昼的灯光之下,站在她身后含笑望着她的王蕴。

    他依然是一身清和温柔的模样,笑吟吟地低头看着她,询问地“嗯?”了一声。

    黄梓瑕望着他,慢慢地说:“少年老成。”

    “对!就是这个。”王蕴恍然大悟道,“刚刚看见一户人家的灯谜是这个,我一路思索未解,没想到你一下子猜出来了。”

    黄梓瑕见他言笑晏晏,一时语塞,不知他是否已经与王宗实碰过头,讲过那件事情。

    而他含笑看着她,说道:“你看,我刚刚正要去寻你,就遇见你往这边来了,你看,这是否就是心有灵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