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遥想江口依然,

    鸟啼花谢,

    今日谁为主?

    燕子归来,雕梁何处,

    底事呢喃语?

    最苦金沙,十万户尽,

    作血流漂杵。

    横空剑气,

    要当一洗残虏。

    【注解】:

    1.镇日:整天。

    2.新亭:西晋未,中原战乱,过江南下的士大夫多在新亭(今江苏江宁县南)饮宴。他们看到国家危急,相对流泪。

    3.底事:何事。

    4.血流漂杵:血流成河,可以漂得起木棒。形容杀人极多。

    【赏析】:

    1221年2月,金兵围攻词人的家乡蕲州城,城破,金兵大肆屠杀,洗劫一空。词人当时避难于南京,登上长江边上的新亭,写下这首思乡忧国的词作。词人把思乡与忧国结合一起,表达了对故乡沦陷的惨痛,对敌人暴行的愤慨,以及杀敌复国的豪情。

    王澜

    蕲州乡贡进士。南宋人,今存词《念奴娇·避地溢江·书于新亭》一首。

    *江城子*

    李好古

    平沙浅草接天长。

    路茫茫,几兴亡!

    昨夜波声,

    洗岸骨如霜。

    千古英雄成底事?

    徒感慨,谩悲凉。

    少年有意伏中行,

    馘名王,扫沙场。

    击楫中流,曾记泪沾裳。

    yù上治安双阙远,

    空怅望,过维扬。

    【注解】:

    1.少年有意伏中行:谓年轻时就有降伏中行的壮志。

    2.馘(guo2):古代战时割取所敌人的左耳,用以计功。这里是杀戮的意思。

    3.击楫中流:用晋祖逖北伐渡江中流击楫而誓的典故,表示抗金的决心。

    4.维扬:扬州的别称。

    【赏析】:

    这是一首怀古伤今词。上片寓情于景,抒发兴亡之感慨。通过单调景物的描写,展现了扬州劫后的荒凉,痛悼国家不幸,慨叹千年兴亡,表现出作者对国事忧虑的惆怅心情。下片抒发作者少年就立下报国志向,消灭入侵者,收复中原。但自己一片忠言无法被当权者采纳,路过扬州,不胜感慨。这首词情感深沉,体现了作者保卫家园的意志和历史责任感。

    李好古

    南宋末年人,籍贯、事迹及生卒年均不详。自署乡贡免解进士。自称"江南客"。词多呼吁北伐,言情激切,有《碎锦词》。

    *谒金门*

    李好古

    花过雨,

    又是一番红素。

    燕子归来衔绣幕,

    旧巢无觅处。

    谁在玉楼歌舞?

    谁在玉关辛苦?

    若使胡尘吹得去,

    东风侯万户。

    【注解】:

    1.红素:花的颜色红白相间。

    2.衔绣幕:燕子衔泥在帘幕间穿过。

    3.玉楼:华丽的楼房。

    4.玉关: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县西。这里是借指国防前线。

    5.胡尘:外族发动的战争。胡,这里指蒙古族。尘,战争的烟尘。

    【赏析】:

    这首词通过对中原故土的怀念,抒发作者感伤国事,为国家前途忧虑的思想感情,同时流露出对腐败能的南宋统治集团的不满。上片写春天到来,燕子寻觅旧巢的情景,委婉曲折地道出了由于中原沦陷自己无法返回家乡的悲苦心情。下片谴责腐朽的南宋统治者,表达自己渴望收复中原的急切心情。全感情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