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有哪一个跑在最前面引人注目。吃东西时,从来不互相争抢,连一点残渣都要平均分配。因此,它们的行列从来不乱。外人也无法侵害他们。合乎规矩,能派用场的木头,最先被人砍伐;井里的水如果味道甜美,汲水的人就会越来越多,这口井也就最先干枯。

    “‘孔丘啊孔丘,你的所作所为,破坏了老百姓的单纯而朴实的品xìng,让他们去追求象日月那样遥远的仁义礼智。你这样做,无非是为了讨得君王的宠幸,追求功名。你若能象那惫怠之鸟一样,抛弃自我意识,和光同在,与众为一,就会从这绝境中求得一条生路。’

    “孔子一听,十分高兴,他枯槁的面颊突然红润起来,呆滞的目光也灵活了一些,口中大叫:‘善哉!善哉!’他辞退了所有的弟子与朋友,逃到一片大泽之中以钓鱼为生。他穿着粗布衣服,吃着橡实栗子。他与鸟兽生活在一起,鸟兽对他也很亲切,从来不发生冲突。”

    鲁侯听完,疑惑地问道:“先生,您这是在胡编乱造吧!我们鲁国所有的儒士都是孔门弟子,他们收集了孔子的所有言行。关于孔子的生平,我是非常熟悉的,从来没有听谁说过孔子有这么一段轶事。”

    庄周不禁笑起来:“大王,世上之人本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世上之事,本无所谓真,也无所谓假,无中生有,假便是真。你难道能断定鲁国儒生们口口相传的那些孔子言论都是真的吗?”

    “先生,如此说来,你承认是以假乱真喽?”

    “大王,孔子既然是你心中的圣人,我也就寄托于孔子之言行,这样,您才能相信。言归正传。您要消除心中的忧患与烦恼,唯一彻底的办法就是抛弃你的这张招人眼红的皮毛。”

    鲁侯怀着矛盾的心情,郁郁寡欢地离开了馆舍,临走时,他对庄周说:“我还会来与您长谈的。”

    过了几天,鲁侯又来了。这一次,他想一开始就先声夺人,在气势上压住庄周:

    “先生,我们鲁国的读书人皆以儒者为业,没有一个人愿意学习您的那一套。”

    庄子沉着地说:

    “鲁国之士没有人相信我的这套学说是事实,但是,鲁国也没有几个真正的儒者。”

    鲁侯得意地说:

    “先生,我们鲁国所有的士人都穿着儒服,怎么能说没有几个真正的儒士呢?”

    庄周说:“不错,我一路确实看到了很多身着儒服的儒士,尤其是在曲阜城里,大街小巷都充满了圜冠句屦的儒士。我听说,儒士们头戴圆形的圜冠象征他们通晓天象,足履方形的句屦象征他们通晓地理,身上佩着玉玦象征他们具有事至而断的能力。但是,一个人如果真正得到了某种本领,并不见得就穿着某种独特的衣服;而一个人即使穿着某种独特的衣服,并不见得就具备某种本领。衣服是外在于人本身的装饰,并不能说明人的内在。鲁国的儒士们虽然都穿着儒服,并不见得都通晓天象地理,具备事至而断的能力。大王若不相信,何妨一试。”

    鲁侯说:“我们鲁国有这么多儒士,怎么才能让您相信他们都是具有真才实学的儒士呢?”

    庄周说:“大王若真想试一试,我倒有一妙计。”

    “何计?”

    “在鲁国发布号令,凡是身着儒服而不知儒道的人,处以死刑。”

    鲁侯胸有成竹地说:“这很简单。你就等着看吧。”

    第二天上午,庄周在曲阜城中漫步。他果然看到了许多士兵在张贴鲁侯的公告。那些身着儒服的儒士们纷纷议论,奔走相告,十分慌张。一个儒士说:

    “这是谁出的鬼主意,专门整我们读书人。”

    另一个儒士说:“赶紧回家换衣服吧,别在这儿等死了。”

    庄周看着这些满面愁容、如丧考妣的儒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