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傅庭筠忙将那fù人扶了起来:“快起来,我能帮你的,也只有这些了。你快弄点给孩子吃吧!”傅庭筠摸了摸蔫蔫躺在母亲怀里,头发黄稀稀的孩子,“孩子都饿得没精神了!”

    那fù人不住地点头,不断地说着“多谢”,抱着孩子又要跪下去给她磕头。

    她强拉着不让,那fù人这才作罢。向她讨了个碗,掰了一小块干馒头用水泡开了,迫不及待地坐在门槛上喂起孩子来。

    傅庭筠坐在一旁看着。

    自从舅舅去世后,她一直在想舅舅家的遭遇。

    明明是做好事,为何最后却引狼入室,弄得家破人亡?

    难道做善事还做错了不成?

    她幼承庭训,要“惠普乡邻,恤寡矜孤,敬老怀幼”,为何事实和她所认知的有这样大的差距?

    直到在城隍庙里遇到十六爷。那个掌柜模样的男子一手拿着银子一手拿着剑,让她心有所触。

    没有了自保的能力去帮助别人,钱财外露,只会引人别人的觊觎,反而把自己置于困境,是件很危险的事。只有在自己有能力的情况下再去帮助别人,才可能做到体恤孤幼,惠及乡邻。

    所以才有了“穷则独善其身,富则济达天下”这样的至理明言。

    现在他们有陌毅护着,又有多的吃食,她这才敢救济那fù人。

    尽管如此,她还是不敢一下子把吃食都给这fù人。既怕这fù人回去后引起其他流民的眼红又因为没有自保的能力遭到抢劫,甚至是为此丢了xìng命,好事办成了坏事,又怕这fù人起了歹心计算她……

    见傅庭筠看着她,那fù人羞涩地道:“我要喂孩子,怕他们把馒头抢走了。”

    傅庭筠朝她笑着颌首,表示理解,那fù人这才安心下心来。

    那孩子或者是不习惯,刚开始含在嘴里半天都不往下咽,喂了几口,尝到了滋味,一口接着一口。

    母亲脸上开始洋溢着喜悦的笑容,看得傅庭筠心里也暖暖的。

    她问fù人:“孩子多大了?”

    “十个月零五天!”fù人喜滋滋地道,“辛末年冬月初一生的。算命的说,他的八字好。”说到这时,她像想起什么了似的,忙对傅庭筠道,“要不,让他给您做干儿子吧?”话音未落,已惊觉失言,慌慌张张地站了起来,“姑娘,您看我,高兴的糊涂了……你还没有成亲吧……孩子的命是您救的……我就是想报答您的救命之恩……”

    乡下有收干儿子求子的风俗。

    傅庭筠知道她是好心,不以为忤地笑了笑。

    fù人再三陪不是,直到孩子因为没吃的不满地哭起来,这才满脸歉意地坐下,继续喂孩子吃馒头泡的糊糊。

    傅庭筠小声提醒她:“别喂的太多了。我们家的人生了病,要先饿几天,之后就只熬点粥喝,刚开始还只能吃小半碗……饿得久了,一下子吃多了人会不舒服的。”

    那fù人点头,立刻依言放下了调羹。

    孩子却不依,大哭起来。

    fù人就抱着孩子在院子里来回走着哄。

    “姑娘是大户人家的小姐吧?”fù人和傅庭筠说着话。

    大户人家的小姐?

    从前是,现在……她和他们一样,不是个落难之人,只是她的运气好,遇到了赵凌。

    她笑着摇头。

    那fù人却不信。道:“小姐,要是您有脏衣裳要洗,只管叫我!”又怕她误会,忙道,“我不要吃的,只是想报答您的救命之恩。”说完,尴尬地笑起来。

    现在连喝水都困难,还谈什么洗衣裳。

    “我男人就是嫌我嘴笨,”她呐呐地解释,“小姐千万不要放在心上。”闭了嘴巴,再不说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