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累行,改造命运,再造xìng命,改变人生为道生,这才是人生的真谛。
人只知求生,但不明贵生之理,不信自然大道,故难长生。理不明则命不牢,德不足则xìng不稳,故尘生尘灭,万生万死,苦海沉沦,轮回不绝,无终无始,不知何日能真正觉悟而贵生?
大道须凭觉后参,未觉悟时则难参,永遭沉溺之苦,乃是必然。前人云:“千年铁树开花易,一失人身再复难”。“万劫千生得个人,须知前世种来因;速觉悟,出迷津,莫使轮回受苦辛”。存命不必贪生,唯有存心养xìng,修养道德,恬淡世情,不为厚生之物而迁其志,不苛求厚生之物而累其心。放下贪心yù念,清静身心,无yù无念,以自然无为之法养生。不贪生,不怕死,坦dàng面对人生,真诚奉献人生。做一个有高尚道德的人,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一个无私奉献社会的人,这才是人生的真正价值,也才是真正的贵生。然而那些自尊自贵者,养尊处优,贪求享乐,看似为厚生、惜生、养生,实在是自残其生,自损其命。
“贤于养生”者,能明天理,逆世俗之厚生,以道德滋养xìng命,不以物yù为养;以自然无为养生,不奢求豪华人生。清静无yù,必能益生。修道之人,乐不可极,苦不可悲,yù不可纵,物不可贪,凡事有节,执两用中。若能紧闭六门,不以七情六yù败残道身,不以声色货利凿丧xìng命。抱元守真,谷神自然不死,xìng命自然圆成,何有轻生之畏?
【本章说解】
此章经旨,是言在上者治世不善,而导致了民之难治。为君者食民税太多,致使民饥饿;在上者贪求荣华享受,下民仿效而皆求厚生,反而误入了轻生死地。这是治世者造成的恶果。
圣人治天下,用自然之道;君子养生,用自然之法。不偏一己私yù,不任一己机智,此乃治民之无为大法。大法立而民必富,民富必无饥,必无难治者。不纵不贪外物为厚生,内养笃厚道德以为生,这才是养生的正道。大道以德为贵,不以厚生为贵。有德之人,其生自厚。为民之上者,若能明会此义,则治国无难。求生者若能悟此理,则改xìng造命亦不难。此两者事虽有异,而理则同。故太上在本章合而发之。
本章是承上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而申言之。民之所以愚昧,治之所以为难,其责在上不在下。圣人治世,无事而民自富,无yù而民自朴,无为而民自化,好静而民自立,故而绝无“税多民饥”、“有为难治”、“厚生轻死”之类事。在上者为政清廉,以德自守,不以多事扰民;在下者就会以德化心,清静无yù,乐于其生。此便是“贤于贵生”之义。在上者若厚其生,下民皆效而仿之。为了厚生,便轻举妄动,乃至触犯刑律,轻弃其生。太上因当时世俗之弊,故而提出“贤于贵生”的期盼。这对当今社会,其意义尤为深远。
人皆贵生,都期望长生。人为万物之灵。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先贤们穷其毕生精力,探索生命的奥秘,研究防治疾病和延长生命的方法,维持信息体与ròu体这一对yīn阳的动态平衡,延缓其分离的时间,形成了三千六百门,供后人因材施用,以达长生久视之目的。空净师云:“生死皆可改,唯凭xìng命修。”人能明此理,通过修心修德,修xìng修命,去改造自我xìng命,把握住非常道变化的机理进行实践,运用积善修德、积功累行来改造命运,再造xìng命,改变人生为道生,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人活一口气”。一口气不来,就意味着死亡。yù修长生,必在气与炁上下功夫。对于屋破yào枯、爻损命亏者而言,重在穷通气与炁之理。空净师曰:“通得此理,明得此法,屋破修也易,yào枯生不难,但知归伏法,金宝积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