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怠心……。历种种境,即生种种心,渐渐为外境所牵引而离正道,竟至前功尽弃,实为可叹!
【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yù。】
“故令有所属”,有所教诫者谓之“令”。“属”,即嘱托、寄望之意。教诫之令,就是治世的纲领,教民之准则。太上在此将如何能做到绝圣弃智等“三文”,归纳为两句话:见素抱朴,少私寡yù。并且把它作为修道的教令和治世的纲领,特于此再三嘱托,以使后世有所遵行。人类社会真能以此治身,天下自然太平。人若能以此修身治心,才能真正达到超凡入圣之境。
“见素抱朴,少私寡yù”,是总结本章之要点。“见”,就是见地、思想、观念。“素”,就是纯洁、素净。“素”,又是指一种非ròu眼可见的道xìng物质元素,唯有内观返照方可见到,清静无yù时才能闪现。孔子在《论语》中形容“素”为一张白纸,毫不沾染杂色。人的思想要保持纯洁无杂,即是佛家所说的“不思善,不思恶”的境界,两边都不沾,才能清明透亮。
“朴”,犹如未加工过的原木,未雕琢过的“璞玉”。表面看起来粗糙不显眼,但其佳质深藏于内,光华内敛,一切自然天成,毫无后天人工的刻意造作。“朴”,又是比喻大道一炁尚未分判时的混沌状态,又有纯真、朴实、敦厚等意。人的本xìng中皆有这种淳朴的美德,只是被后天yù心所扰,不能自然闪现。人们应当随时怀抱这种天然的朴素,以此心态待人接物,处世应俗,方合法度。对修真者而言,“见素抱朴”,就要思想纯正无邪,无私yù杂念,不落主观偏见。平时做事,不假做作,不刻意强为,自然真常。静心守真,抱元守一,虚静光明,不尚文饰,不图虚表,真修实证,持之以恒,方能见天地之原始,能知本来之面目。
“少私寡yù”之意,就是要清静身心,不起贪yù之念,饥则食,渴则饮,困则眠,一切顺之自然。不生非分之想,不贪额外之享,知足常乐,能养命足矣。外而应事接物,审时度势,随缘顺理,随遇而安。遇境忘境,不沾不粘,不执意追求,不贪得无厌,不生妄得之心,不起恋慕之情。
“少私寡yù”,并非要人去“绝yù”、“禁yù”,而是教人要少yù、节yù,将yù望控制在适可而止的中间状态。要绝对做到无yù,对于常人和初修者来说,简直是不可能的。有此ròu身在,就有所yù,饥yù食,渴yù饮,困yù眠,寒yù衣,这些都是人身的正常生理需要。“少私寡yù”就是敛华就实之意。道儒两家都要求“少私寡yù”,意在静心定xìng,不使yù望超过生理阈(yù)值,产生大量dú素而损伤心身xìng命。能经常做到“止yù生悔”、“少私寡yù”,即可近于道,但尚未合道。若能真正达到了,那就是超凡入圣的境界。
修真者当于宏大处见细微,于细微处见本质。以太上老祖所提出的“见素抱朴,少私寡yù”,作为修心养xìng的中心原则。处俗应世,身在事中,心在事外。不被华表所迷,不随外物所转。如此持守不辍,常清常静,即可达到朴素的浑沌状态,进入逍遥自在的自由王国,复返先天,返朴归真。
【本章说解】
本章名为“朴素”,重在言治国治身之道。太古时期的有德之君,治世无为无迹。后至大道日渐下衰,便以仁义为治,于是便出现了分别心,对仁善者亲近之,对怀义者赞誉之。再至仁义不足为治时,便以刑法为政,故下民畏惧之。及至刑法也难治时,便以权巧行事,上有机巧,下必有诈侮。人类社会所经历的这种道德渐次下降,道朴渐散,诚信渐失的历程,是一个长期而痛苦的过程。从百姓不知有圣君治世的无为自然,到有亲誉之分时所伴生的假仁义,再到智慧出所相随的大伪,说明了大道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