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释曰:成十八年“筑鹿囿”,此筑邑并云“虞之,非正也”者,彼直筑囿以虞之,此筑邑置官司以虞之,囿邑既殊,俱是虞之非正,故再起传例。○注“虞典”至“例时”。○释曰:《周礼》泽虞掌田猎之事,《左传》“皮冠以招虞人”,是虞人,典禽兽之官也。知“筑不志,凡志皆讥也”者,三十一年“筑台于秦”,传曰:“君子危之,故谨而志之也。”知志则讥也。此年与三十一年“春,筑台于郎”,“秋,筑台于秦”,皆不书月,是例时。

    大无麦、禾。大者,有顾之辞也。

    [疏]传“大者,有顾之辞也”。○释曰:经言“大无麦、禾”者,谓一灾不书,待冬无禾,然后并录无麦,故经称大,而传云“有顾之辞”也。顾犹待也。徐邈云:“至冬无禾,於是顾录无麦。”其意亦谓待无禾,然后顾录无麦,故云大是也。庄七年“秋,大水”,“无麦、苗”,此经不言大水者,彼传云:“麦、苗,同时也。”是麦与黍稷之苗,同时为水而死,故系大水言之。此至冬始书“大无麦、禾”,则禾之死,未必由大水,故不系之。徐邈云:“不言水旱者,麦禾自死,不由水旱是也。”或以为言无禾,则大水可知,故省文。若然,七年何以不省文?而言大水,不言饥者,旧解以为下传云不书如,为内讳,则此不古饥是讳也。或当虽无麦、禾,得臧孙之告籴,不至饥也。○於无禾及无麦也。一灾不书,於冬无禾,而后顾录无麦,故言大,明不收甚。

    臧孙辰告籴于齐。臧孙辰,鲁大夫臧文仲。○籴音狄。国无三年之畜,曰国非其国也。一年不升,告籴诸侯。告,请也。籴,籴也。不正,故举臧孙辰以为私行也。为内讳,故不称使,使若私行。○畜,敕六反,下同。为内,于伪反,下文“为内”同。国无九年之畜曰不足,无六年之畜曰急,无三年之畜曰国非其国也。诸侯无粟,诸侯相归粟,正也。臧孙辰告籴于齐,告然后与之,言内之无外jiāo也。古者税什一。宣十五年注详矣。○税,始锐反。什一,十而税一。

    [疏]注“宣十五年注详矣”。释曰:彼传云“古者什一”,注云“一夫一fù佃田百亩,又受田十亩,以为公田,公田在内,私田在外,此一夫一fù为耕一百一十亩也。八家共一井之田,馀二十亩者,以为庐舍”是也。

    丰年补败,败谓凶年。不外求而上下皆足也。

    [疏]传“上下皆足也”。○释曰:上谓君也,下谓民也。

    虽累凶年,民弗病也。一年不艾而百姓饥,

    [疏]传“一年不艾”。○释曰:糜信云:“艾,穫也。”

    君子非之。不言如,为内讳也。艾,牛盖反。

    二十有九年,春,新延厩。

    [疏]传“新延厩”。○释曰:不言作者,僖二十年“新作南门”,传曰:“作,为也,有加其度也。”彼谓“加其度”,更增大之,故云作。此直改新,故不言作。延厩者,法厩也。《周礼》“天子十二闲,马六种。邦国六闲,马四种。”每厩一闲。言“法厩”者,六闲之旧制也。○厩,九又反。六种,之勇反。下皆同。

    [疏]注“《周礼》”至“旧制”。○释曰:自“每厩一闲”以上,《周礼·校人》有其事。“马六种”者,彼《校人》云“辨六马之属。种马一物,戎马一物,齐马一物,道马一物,田马一物,驽马一物”是也。郑云:“上路驾种马,戎路驾戎马,金路驾齐马,象路驾道马,田路驾田马,驽马给官中之役。”是天子六种之马,分为左右厩,故十二闲也。彼又云:“邦国六闲,马四种。家四闲,马二种。”郑玄云,诸侯齐马、道马、田马各一闲,驽马则分为三。大夫则田马一闲,驽马分为三。是天子十二闲,马六种。邦国六闲,马四种也。

    其言新,有故也。言改故而新之。有故则何为书也?古之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