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大山分别不相连属者,名鲜。李巡云:“大山少,故曰鲜。”
山绝,陉。(连中断绝。○陉,形。)
[疏]“山绝,陉”。注“连中断绝”。○释曰:谓山形连延中忽断绝者,名陉。
多小石,舭健#ǘ囗淅。○舭剑音敲。)
[疏]“多小石,舭健!弊ⅰ岸囗淅”。○释曰:礓砾,即小石也。山多此小石者名舭健!妒兔》曰:“小石曰砾。”
“多大石,[C200]。(多盘石。○[C200],音壳。)
[疏]“多大石,[C200]”。注“多盘石”。○释曰:盘,大石也。山多此盘石者名[C200]。
多草木,岵;无草木,亥。(皆见《诗》。○岵,户。亥,屺。)
[疏]“多草木,岵;无草木,亥”。注“皆见《诗》”。○释曰:亥当作屺,音起。案《诗·魏风》云:“陟彼岵兮,瞻望父兮。”又曰:“陟彼屺兮,瞻望母兮。”毛传云:“山无草木曰岵。”“山有草木曰屺。”与此不同者,当是传写误也。王肃解依《尔雅》。
山上有水,埒。(有停泉。○埒,音劣。)
[疏]“山上有水,埒”。注“有停泉”。○释曰:谓山巅之上有停泉,名埒。
夏有水,冬无水,泶。(有停潦。○泶,音学。)
[疏]“夏有水,冬无水,泶”。注“有停潦”。○释曰:潦,雨水也。言山上污下,夏有停泉,至冬竭涸者,名泶。
山<从卖>无所通,。(所谓穷渎者,虽无所通,与水注川同名。○<从卖>,音渎。)
[疏]“山<从卖>无所通,”。○释曰:<从卖>即沟渎也。山有<从卖>而无通流者,名。注“所谓”至“同名”。○释曰:云“所谓”者,所谓《释丘》云“穷渎,汜”者也。云:“与水注川同名”者,即《释水》云“水注川曰”是也。
石戴土谓之崔嵬。(石山上有土者。○崔,徂回切。嵬,五回切。)土戴石为羟摇#ㄍ辽缴嫌惺者。○羟遥七余切。)
[疏]“石戴”至“为羟摇薄!鹗驮唬骸妒·周南·卷耳》云:“陟彼崔嵬。”又云:“陟彼羟乙印!泵传云:“崔嵬,土山之戴石者。”“石山戴土曰羟摇!庇氪苏反者,或传写误也。
山夹水,涧。陵夹水,氵虞。(别山陵间有水者之名。○氵虞,音虞。)
[疏]“山夹”至“水氵虞”。○释曰:谓山间有水者名涧。《诗》云“考盘在涧”,是也。其陵间有水者名氵虞。
山有穴为岫。(谓岩穴。)
[疏]“山有穴为岫”。○释曰:谓山有岩穴者为岫也。
山西曰夕阳,(暮乃见日。)
[疏]“山西曰夕阳”。注“暮乃见日”。○释曰:日即阳也,夕始得阳,故名夕阳。《诗·大雅·公刘》云:“度其夕阳,豳居允荒。”是也。
山东曰朝阳。(旦即见日。)
[疏]“山东曰朝阳”。注“旦即见日”。○释曰:谓山顶之东皆早朝见日。但是山东之冈脊总曰朝阳。《诗·大雅·卷阿》曰:“梧桐生矣,于彼朝阳。”是也。
泰山为东岳,华山为西岳,霍山为南岳,(即天柱山。潜水所出。)恒山为北岳,(常山。)嵩高为中岳。(大室山也。)
[疏]“泰山”至“中岳”。○释曰:案《周礼·大宗伯》云:“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故此释之也。《白虎通》云:“岳者何为?岳之为言扌角,扌角功德也。东方为岱者,言万物皆相代於东方也。南方为霍,霍之为言护也,言太阳用事护养万物也。西方为华,华之为言获也,言万物成熟可得获也。北方为恒,恒者,常也,万物伏藏於北方有常也。中央为嵩,嵩言其高大也。《风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