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城。卢循、徐道覆不能克,退回上流,为裕所袭败。裕又遣兵从海道袭据广州,把他们打平。刘裕于是剪除异己。至417年,复大举以灭后秦。此时后魏正值中衰;凉州一隅,自前秦亡后,复四分五裂,然其中并无强大之国(氏酋吕光,为苻坚将,定西域。苻坚败后,据姑臧自立,是为后凉。后匈奴酋沮渠蒙逊据张掖叛之,为北凉。汉族李暠据敦煌,为西凉。鲜卑秃发乌孤据乐都为南凉。后凉之地遂分裂。又有鲜卑乞伏国仁,据陇右,为西秦。后凉为后秦所灭。西凉为北凉所灭。南凉为西秦所灭。西秦为夏所灭。北凉为后魏所灭。姑臧,今甘肃武威县。张掖、敦煌,今县皆同名。乐都,今碾伯县。西秦初居勇士川,在今甘肃金县后徙苑川,在今甘肃靖远县);夏虽有剽悍之气,究系偏隅小国;倘使刘裕能在关中驻扎几年,扩清扫dàng之效,是可以预期的,则当南北朝分立之初,海内即可有统一之望,以后一百七十年的分裂之祸,可以免除了。然旧时的英雄,大抵未尝学问。个人权势意气之争,重于为国为民之念。以致同时并起,资望相等的人物,往往不能相容,而要互相剪灭,这个实在使人才受到一个很大的损失。刘裕亦是如此,到灭秦时,同起义兵诸人,都已被剪除尽了。手下虽有几个勇将,资格都是相等的,谁亦不能统率谁。而刘裕后方的机要事务,全是jiāo给一个心腹刘穆之的,这时候,刘穆之忽然死了,刘裕放心不下,只得弃关中而归,留一个小儿子义真,以镇守长安。诸将心力不齐,长安遂为夏所陷。刘裕登城北望,流涕而已。内部的矛盾,影响到对外,真可谓深刻极了。420年,刘裕篡晋,是为宋武帝。三年而崩。子少帝立,为宰相徐羡之等所废,迎立其弟文帝。文帝亦是个中主,然无武略,而功臣宿将,亦垂垂向尽。自北府兵创立至此,不足五十年,南方新兴的一种中心势力,复见衰颓。北魏拓跋珪自立,是为道武帝。道武帝末年,势颇不振。子明元帝,亦仅谨守河北。明元帝死,子太武帝立,复强。公元431年,灭夏。436年,灭燕。凉州之地,亦皆为其所吞并。天下遂分为南北朝。

    第十八章 南北朝的始末

    南北朝的对立,起于公元420年宋之代晋,终于公元589年隋之灭陈,共一百七十年。其间南北的强弱,以宋文帝的北伐失败及侯景的乱梁为两个重要关键。南朝的治世,只有宋文帝和梁武帝在位时,历时较久。北方的文野,以孝文的南迁为界限,其治乱则以尔朱氏的侵入为关键。自尔朱氏、宇文氏等相继失败后,五胡之族,都力尽而衰,中国就复见盛运了。

    宋文帝即位后,把参与废立之谋的徐羡之、傅亮、谢晦等都诛灭。初与其谋而后来反正的檀道济,后亦被杀。于是武帝手里的谋臣勇将,几于靡有孑遗了。历代开国之主,能够戡定大乱、抵御外患的,大抵在政治上、军事上,都有卓绝的天才,此即所谓文武兼资。而其所值的时局,难易各有不同。倘使大难能够及身戡定,则继世者但得守成之主,即可以蒙业而安。如其不然,则非更有文武兼资的人物不可。此等人固不易多得,然人之才力,相去不远,亦不能谓并时必无其人;尤其做一番大事业的人,必有与之相辅之士。倘使政治上无家天下的习惯,开国之主,正可就其中择贤而授,此即儒家禅让的理想,国事实受其益了。无如在政治上,为国为民之义,未能彻底明了,而自封建时代相沿下来的自私其子孙,以及徒效忠于豢养自己的主人的观念,未能打破,而君主时代所谓继承之法,遂因之而立。而权利和意气,都是人所不能不争的,尤其以英雄为甚。同干一番事业的人,遂至不能互相辅助,反要互相残杀,其成功的一个人,传之于其子孙,则都是生长于富贵之中的,好者仅得中主,坏的并不免荒yín昏暴,或者懦弱无用。前人的功业,遂至付诸流水,而国与民亦受其弊。这亦不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