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叔坐论空;岂悟昭阳殿,遂作单于宫!”时士大夫竞谈玄理,不习武事,故弘景诗及之。
甲寅,东魏以华山王鸷为大司马。魏以凉州刺史李叔仁为司徒,万俟洛为太宰。
夏,四月,乙未,以骠骑大将军、开府同三司之仪元法僧为太尉。
尚书右丞考城江子四上封事,极言政治得失。五月,癸卯,诏曰:“古人有言,‘屋漏在上,
知之在下’。朕有过失,不能自觉,江子四等封事所言,尚书可时加检括,于民有蠹患者,宜速详
启!”
戊辰,东魏高盛卒。
魏越勒肱卒。
魏秦州刺史万俟普与其子太宰洛、豳州刺史叱干宝乐、右卫将军破六韩常及督将三百人奔东魏
,丞相泰轻骑追之,至河北千馀里,不及而还。
秋,七月,庚子,东魏大赦。
上待魏降将贺拔胜等甚厚,胜请讨高欢,上不许。胜等思归,前荆州大都督抚宁史宁谓胜曰:
“-异言于梁主,无不从,请厚结之。”胜从之。上许胜、宁及卢柔皆北还,亲饯之于南苑。胜怀
上恩,自是见鸟兽南向者皆不shè之。行至襄城,东魏丞相欢遣侯景以轻骑邀之,胜等弃舟自山路逃
归,从者冻馁,道死者太半。既至长安,诣阙谢罪。魏主执胜手-欷曰:“乘舆播越,天也,非卿
之咎。”丞相泰引卢柔为从事中郎,与苏绰对掌机密。
九月,壬寅,东魏以定州刺史侯景兼尚书右仆shè、南道行台,督诸将入寇。
魏以扶风王孚为司徒,斛斯椿为太傅。
冬,十月,乙亥,诏大举伐东魏。东魏侯景将兵七万寇楚州,虏刺史桓和;进军淮上,南、北
司二州刺史陈庆之击破之,景弃辎重走。十一月,己亥,罢北伐之师。
魏复改始祖神元皇帝为太祖,道武皇帝为烈祖。
十二月,东魏以并州刺史尉景为太保。
壬申,东魏遣使请和,上许之。
东魏清河文宣王-卒。
丁丑,东魏丞相欢督诸军伐魏,遣司徒高敖曹趣上洛,大都督窦泰趣潼关。
癸未,东魏以咸阳王坦为太师。
是岁,魏关中大饥,人相食,死者什七八。
高祖武皇帝十三大同三年(丁巳,公元五三七年)
春,正月,上祀南郊,大赦。
东魏丞相欢军蒲坂,造三浮桥,yù度河。魏丞相泰军广阳,谓诸将曰:“贼掎吾三面,作浮桥
以示必度。此yù缀吾军,使窦泰得西入耳。欢自起兵以来,窦泰常为前锋,其下多锐卒,屡胜而骄
,今袭之,必克。克泰,则欢不战自走矣。”诸将皆曰:“贼在近,舍而袭远,脱有蹉跌,悔何及
也!不如分兵御之。”丞相泰曰:“欢再攻潼关,吾军不出灞上,今大举而来,谓吾亦当自守,有
轻我之心。乘此袭之,何患不克!贼虽作浮桥,未能径度,不过五日,吾取窦泰必矣!”行台左丞
苏绰、中兵参军代人达奚武亦以为然。庚戌,丞相泰还长安,诸将意犹异同。丞相泰隐其计,以问
族子直事郎中深,深曰:“窦泰,欢之骁将,今大军攻蒲坂,则欢拒守而泰救之,吾表里受敌,此
危道也。不如选轻锐潜出小关,窦泰躁急,必来决战,欢持重未即救,我急击泰,必可擒也。擒泰
则欢势自沮,回师击之,可以决胜。”丞相泰喜曰:“此吾心也。”乃声言yù保陇右。辛亥,谒魏
主而潜军东出,癸丑旦,至小关。窦泰猝闻军至,自风陵度,丞相泰出马牧泽,击窦泰,大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