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要求其负担赡养义务——显然郝老爹一家人极品的行为应该不是个例,律法为了防止经常发生这种扯皮的事,所以有这样的规定。
当然这一条仅限于子女未满十五岁,满了十五岁,为了躲避赡养义务,随便认个人为养父,抛弃亲生父母的话,那也是不支持的。
而春分落户到养父母名下时还不到一岁,自然属于大周律保护的范围,并且不用负一丝一毫的赡养义务,不说这个时代的女子,除非家里一个兄弟都没有,要不然出嫁后本来就不用负担赡养义务了(这是古代赔钱货的由来,因为女子不用养父母的老,不过现代宣布儿子女儿都有赡养义务后,一些重男轻女的极品父母就更狠了,平常仍像古代一样重男轻女,在财产方面,根本不遵守法律上说的儿女有平等的继承权不算,极品的还会吸女儿的血养儿子,分财产不会遵守法律就算了,到老了倒知道嚷嚷按法律规定女儿要养老了,同时心里仍把女儿视为赔钱货,现代法律虽较公平,规定了女xìng有继承权力也有赡养义务,但架不住jp父母们只捡着对自己有利的遵守,绝不遵守对自己不利的,这些父母比那些虽不会给女儿财产但同时也不会要求女儿赡养的古人还极品,结果让部分女xìng比古代还倒霉),单是说从律法方面看,郝家未尽过抚养义务,自然春分也就没赡养义务(要是养了几岁的话,一般就要负担部分赡养义务,分不清养了几年的,一般算从入户到养父母家之前的时间)。
春分听闻百翎这么说,就更有底气了,于是也没将亲生父母一家人的纠缠放在心上。
不过大正月里,就出了这种事,实在是晦气,让人不生气都难。
其实郝家一家人就是故意看是正月,才过来闹的,是想着好歹是正月,春分可能不想闹不愉快,到时也许就会原谅他们,他们能得到好处了,哪知道春分根本不顾这会儿是正月新年,闹起来了晦气,依然不理他们,真是让郝家上下气极了。
翌日宗俊卿的两个姑妈一家过来拜年。
这个时代的规矩是这样的,一般外嫁女先来娘家拜年,拜过年后,娘家人才去外嫁女家回拜。
宗俊卿的两个姑妈,大姑妈是庶出,当年嫁的是安西伯嫡次子卫二老爷——就是当初一门心思yy镇国公喜欢她、还伪造自己女儿王二娘跟宗俊卿有婚约、最后被王大老爷休了的那个卫氏的弟弟。
卫二老爷还算上进,中了秀才,家里走走关系,如今身上领着七品的差事。
大姑妈生一子一女,卫二郎,卫二娘。
小姑妈是同胞姑妈,当年不敢强强联姻,怕引皇帝忌惮——镇国公爵位是宗俊卿曾祖父得的,可不降爵传五代,所以到祖父辈宗家根基已渐强,嫡女自然不敢嫁的太好怕遭忌惮,就嫁了闲散宗室清安郡王,如今也有一子一女,儿子是清安郡王世子,女儿是长乐县主。
要说宗三老爷这个庶子跟镇国公关系还算不错的话,那大姑太太这个庶妹,跟镇国公的关系就很一般了。
“据说当年大姑太太的姨娘跟她都是不安分的,喜欢上窜下跳,只因为她姨娘是我曾祖母给的,祖父为人孝顺,倒也不好打发了事,只是冷着她们母女,就这样两人还不安分,最后犯了点错,老姨nǎinǎi送到了庄子上,曾祖母怕留着大姑太太在家继续兴风作浪,所以很快给她寻了门亲事打发走了,这样府里才恢复了平静。那女人这些年就没怎么变过,所以你见了她,对方要说什么不好听的,你只当没听见,还有,安西子(当年的安西伯已过世,儿子世袭子爵)跟三皇子母亲刘妃娘家有姻亲关系,如今的安西子爵夫人,就是刘妃的堂姐,安西子自然就是立贤派的,大姑太太一家一向以大房马首是瞻,只怕也是带着任务过来的,她要提这方面的事,你别接她的话。”
去年的时候闻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