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舜恶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也。〔4〕”“然则舜如之何?〔5〕”曰:“舜视弃天下,犹弃敝蹝〔6〕也;窃负而逃,遵〔7〕海滨而处,终身.〔8〕然,乐〔9〕而忘天下。”〔10〕
〔1〕桃应,孟子弟子也。其意以为舜虽爱父,而不可以私害公,皋陶虽执法,而不可以刑天子主义。故设此同,以观圣贤用心之所极,非以为真有此事也。
〔2〕言皋陶之心,知有法而已,不知有天子之父也。
〔3〕桃应问也。与,平声。
〔4〕夫,音扶。恶,平声。言皋陶之法,有所传受,非所敢私,虽天子之命,亦不得而废之也。
〔5〕桃应问也。
〔6〕蹝,音徒,草履也。
〔7〕遵,循也。
〔8〕.,与欣同。
〔9〕乐,音洛。
〔10〕言舜之心知有父而已,不知有天下也。孟子尝言舜视天下犹草芥,而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与此意互相发。此章言为士者但知有法,而不知夭子父之为尊;为子者但知有父,而不知天下之为大。盖其所以为心者,莫非天理之极、人lún之至。学者察此而有得焉,则不待较计论量,而天下无难处之事矣。
孟子自范〔1〕之齐,望见齐王之子,喟然叹曰:“居移气,养移体。大哉居乎!夫非尽人之子与!〔2〕”孟子曰:〔3〕“王子宫室、车马、衣服,多与人同。而王子若彼者,其居使之然也。况居天下之广居者乎〔4〕?鲁君之宋,呼〔5〕于垤泽〔6〕之门。守者曰:‘此非吾君也,何其声之似我君也?’此无他,居相似也。〔7〕”
〔1〕范,齐邑。
〔2〕居,谓所处之位。养,奉养也。言人之后处所系甚大,王子亦人子耳,特以所居不同,故所养不同,而其气体有异也。夫,音扶。与,平声。
〔3〕张、邹皆云:“羡文也。”
〔4〕广居,见前篇。尹氏曰:“睟然见于面,盎于背’,居天下之广居者然也。”
〔5〕呼,去声。
〔6〕垤泽,宋城门名也。
〔7〕孟子又引此事为证。
孟子曰:“食〔1〕而弗爱,豕jiāo〔2〕之也。爱而不敬,兽〔3〕畜〔4〕之也。恭敬者,币之未将者也〔5〕。恭敬而无实〔6〕,君子不可虚拘〔7〕。”
〔1〕食,音嗣。
〔2〕jiāo,接也。
〔3〕兽,谓犬马之属。
〔4〕畜,许六反,养也。
〔5〕将,犹奉也。《诗》曰:“承匡是将。”程子曰:“恭敬虽因威仪币帛而后发见,然币之未将时,已有此泰敬之心,非因币帛而后有也。”
〔6〕此言当时诸侯之待贤者,特以币帛为恭敬而无其实也。
〔7〕拘,留也。
孟子曰:“形、色,天xìng也〔1〕。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2〕。”齐宣王yù短丧。公孙丑曰:“为期之丧,犹愈于已〔1〕乎?”孟子曰:“是犹或紾〔2〕其兄之臂,子谓之,姑徐徐云尔。亦教之孝弟而已矣〔3〕。”王子有其母死者,其傅为之请数月之丧。公孙丑曰:“若此者,何如也?〔4〕”曰:“是yù终之而不可得也,虽加一日愈于已。谓夫莫之禁而弗为者也。〔5〕”
〔1〕已,犹止也。
〔2〕紾,之忍反,戾也。
〔3〕教之以孝弟之道,则彼当自知兄之不可戾,而丧之不可短矣。孔子曰:“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所谓教之以孝弟者如此,盖示之以至情之不能已者,非强之也。
〔4〕为,去声。陈氏曰:“王子所生之母死,厌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