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背图》中自第三十三象起,对金圣叹生活时代之后的一些历史事件的预言。
第三十三象
谶曰
黄河水清 气顺则治
主客不分 地支无子
颂曰
天长白瀑来 胡人气不衰
藩离多撤去 稚子半可哀
在《推背图》中,第三十三象描述的是满清入关的历史事件。
“黄河水清 气顺则治”:黄河意指中原大地。此句指满清入关,自顺治帝始统治中原,实乃天意。“主客不分”指满清统治是反客为主。“地支无子”隐清朝皇帝概况:十二地支代表清朝共有十二位皇帝;子乃十二地支之首,“无子”意隐清朝的第一位皇帝努尔哈赤死在清朝国号建立之前--努尔哈赤死后,其子清太宗皇太极建大清国号,尊努尔哈赤为清太祖。
“天长白瀑来 胡人气不衰”:此句指满清自东北长白山一带起势;从宋朝辽金以来,胡人(北方异族)于元、清两度统治中原,气势不衰。“藩离多撤去”喻指清朝国防渐弱,以至末年遭受外强侵略。“稚子半可哀”隐满清入关后的十位皇帝中,有一半(顺治,康熙,同治,光绪,宣统)在即位时是不到十岁的“稚子”,这一状况在清末却成为悲剧。
图中的一舟载八面旗帜和十人从东北而来,喻指满清八旗自东北入关统治中原,入关后大清历史共有十位皇帝。
第五十一象
谶曰
yīn阳和 化以正
坤顺而感 后见尧舜
颂曰
谁云女子尚刚强 坤德居然感四方
重见中天新气象 卜年一六寿而康
在《推背图》中,第五十一象描述的是清太宗皇太极得孝庄文皇后之助。
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本是蒙古科尔沁贝勒寨桑之女。1625年,博尔济吉特氏只有十二岁,由兄长专程护送,嫁给了比她大二十岁的亲姑夫皇太极为侧室福晋。1636年皇太极称帝,封博尔济吉特氏为永福宫庄妃,崇德三年(1638)生皇九子福临,尊庄妃为皇太后,史称孝庄文皇后。
孝庄文皇后天生丽质,是清朝前期的绝代佳人。她临事处置沉静果断,帮皇太极“赞助内政”,是其身边的一位女诸葛。
1642年(清太宗崇德七年),清军攻陷松山,明蓟辽总督洪承畴被俘。皇太极看重他的才干,想收降他。怎奈群臣费尽心机,洪承畴不仅不降,还采取了绝食行动,表白他不事二主的忠心。正当群臣无计可施之时,庄妃向皇太极自荐,亲自出场。这位三十岁的少fù,装扮成汉族仕女,格外俊俏。她手捧人参汤进入囚所,极尽温柔,晓以利害,洪承畴在她婉言相劝之下,终于归降清朝,为清朝平定中原立下了汗马功劳。 改国号为清后,皇太极在位十六年,于1643年逝。六岁的福临继位为帝,是为顺治帝,迁都北京,尊孝庄文皇后为太后,以皇叔多尔衮摄政。顺治年幼,为了消除多尔衮对帝位的威胁,孝庄文太后按满族“兄死则妻其嫂”的习俗,毅然下嫁给多尔衮。由于孝庄太后的调停,多而衮没有取代顺治的皇位,清朝大权逐渐转移到顺治手中。
顺治帝因患天花,二十四岁就身亡了。年幼的康熙皇帝在孝庄文太后的扶持下,八岁登基,十四岁亲政。其间辅政大臣鳌拜伺机篡权,康熙皇帝智擒鳌拜,夺回大权,也得助于孝庄文太后的帮助。这一切,都显示出这位太后非同一般的才干。 康熙在平定三藩之乱时,孝庄文太后全力支持康熙平乱,她拔出宫中金帛加以犒劳。孝庄文太后提倡节约,多次把宫中节省下来的银钱赈济灾民。她的节俭家风影响到康熙、雍正两朝。
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孝庄文太皇太后逝,享年七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