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堂下俎毕出:堂下各宾俎皆撤而归之尊宾。
(168)其服皆朝服:其服,谓宾、兄弟助祭者之服;朝服,十五升缁布衣而素裳。■(b@):古代作朝服的蔽膝。
(169)爵■:谓蔽膝与裳同色。
(170)覆:倒置壶口。明日卒奠:明日,即第二天祭日;卒奠,奠于户东。绤:粗葛布。即位:指主人入而就位。
(171)苦:苦荼也。
(172)棘心匕:棘心,棘木心赤:匕,匕饭之匕。刻:刻为龙头之形。
(173)牲爨:烹豕之灶。西壁:堂之西墙下。
(174)去本末:去掉首尾两头。午割:从横割之,中间相连不切断。牲鼎:即豕鼎。载心立、舌缩俎:载,载于肵俎:心立,心立于俎ròu;舌缩俎,舌顺俎而直设之。
(175)宾:宾长也。其余在东堂:其余,众宾、众兄弟也;东堂,东夹之前近南之处。
(176)■北:执■者之北。
(177)卒:谓“尸”已拭手。
(178)入:入门也。辟位:退位,后退。出:出户也。
(179)举奠:谓食肝时。豆盐:以豆盛盐。
(180)当事:将有事而未至。
(181)呼:犹“命”也。
(182)献与旅齿于众宾:献,谓主人献之;旅,谓旅酬;齿,从其长幼之次;齿于众宾,先于众宾。
(183)尊两壶于房中西牖下:为fù人旅酬而设。
(184)内宾:主祭者之姑姊妹也。
(185)宗fù:为所祭者子孙之妻,于主祭者为同宗之fù也。
(186)执:谓执笾、豆。
(187)祭■爨:祭者,宗fù也;■爨,炊黍稷之灶。雍爨:烹煮牲(豕)、鱼、腊(兽)之灶,此为雍人祭之。
(188)宾从“尸:送“尸”也。俎:“尸”俎也。
(189)正脊:前脊。横脊:后脊。长胁:脊两旁之肋之胁,又谓之胉。中肋之正胁,亦谓之长胁。短胁:即后肋。
(190)肤三:颈上ròu皮三块。鱼十有五:谓鱼俎用鱼十五尾也。
(191)髀(b@):股部。脡脊:即中脊。
(192)阼俎:主人之俎。臂:左前臂。
(193)觳:后足,此指后右足。其余:谓脊、胁、肤、肺等。
(194)骼:即胳,此指左后肢。
(195)折:此指后足。
(196)公有司:士(指死者)之僚友,与士同为臣于公。有司乃宾及执事之通称。殽脀:殽,凡骨有ròu曰殽;脀,以牲体入俎中,因以指已盛牲体的俎。
(197)献次众宾:属于众宾之列。
(198)兄弟:系为众兄弟。
(199)受:受爵(酒爵)。饮:饮酒。
【译文】
特牲馈食之礼:不商谋卜筮之日。俟至卜筮之日,主人服玄冠玄端,于庙门外就位,面朝西。所祭者之子孙、兄弟亦玄冠玄端,立于主人的南边,面朝西,以北为上。专职司祭者及临时来助祭者亦玄冠玄端,面朝东,以北为上。于庙门中央短柱的西边、门槛的外边铺席。筮人于西塾取蓍草拿在手中,面朝东接受主人之命。群吏之长宰站在主人的左边传达主人之命,说:“孝孙某卜筮来日某之吉凶,往祭于其皇祖之庙,请皇祖某子享祭。”
筮者应诺,转身就席而坐,面朝西。执卦之人在左边。卜筮完毕,将卦爻写于方版上。筮者执方版给主人看。主人接过来看后,还给筮者。筮者又还给执卦者,面朝东。接着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