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燕见:此燕见指私见,非公朝行礼,亦非宴饮之燕。辩:正。君南面为正,臣正北面见之。

    (25)若不得,则正方,不疑君:方犹向。疑:擬度。谓如不得君正南面时,君在西,则臣正东面见,君在东,则臣正西面见,必须正向见之。不可预先揣度君之位而斜立向之。

    (26)升见无方阶,辩君所在:升见:升堂见君。无方阶;无一定之阶。辩:通辨。意思是,升堂见君,不一定从哪个阶上堂,这要看君在何处,君近东阶,则自东阶上堂,近西阶,则从西阶上堂,以近君为便。

    (27)此节述进言之法。非对也,妥而后传言:对:答。妥:安坐,指君而言。传言:出言,发言。这句是说,进言时,如果不是因君发问而作答,则必待君安坐后才发言。

    (28)大人:卿大夫。

    (29)始视面:谓开始时要观察其颜色可否进言。中视抱:抱:衣领下至带之间。谓既进言,视抱,容听者思之,同时,视下于面,表示尊敬。卒视面:最后看其是否听纳己言。勿改:在发言至听者答应这段时间内,要端正容体等待,不要变动改容。

    (30)众皆若是:谓诸卿大夫同在,其仪亦如此。

    (31)若父,则游目:谓与父言时,目光可以游动,以观察其身心安否。

    (32)此节述侍坐于君子之法。君子:指卿大夫及国中贤者。

    (33)欠伸,打哈欠,伸懒腰。问日之早晏:晏:晚。即问现在什么时候了。以食具告:具:俱、备。即告从者所食已遍。改居:变换坐的地方。从“久伸”到“改居”,都是疲倦的表现。

    (34)问夜:问什么时候了。膳荤:谓食用荤辛之物。荤指葱、薑、蒜之类荤辛之物。这也都是有倦意yù休息的表示。

    (35)此节述臣侍坐于君,君赐食、赐饮诸仪。君祭,先饭,遍尝膳,饮而俟:凡君食,必有膳宰为之尝食。此处臣侍食,则代膳宰尝食。先饭:指先食黍稷,表示为君尝食。遍尝膳:谓上菜后,侍食之臣为君遍尝各味。膳即庶羞。饮而俟:谓饮酒等候君命之食然后食。

    (36)将食者:进食者,即膳宰。有膳宰尝食,则侍食者不必尝食。

    (37)坐取屦,隐辟而后屦:凡侍坐于长者,要脱屦于堂下。故此亦于堂下取屦。坐:跪。此处言退下则跪而取屦,退避至隐处再穿上。“隐辟而后屦”是表示对君的恭敬。

    (38)不敢顾辞:不敢回首辞谢。君降送,礼太重,故不敢辞。

    (39)辞退下:下即降、下堂。谓君因已退而下堂送,则辞之。

    (40)此节述爵位高者来见士之仪。先生异爵者:先生:指致仕(辞官归居)者。此文言士相见,对士而言,异爵者即为卿大夫。先生亦即辞官归居的卿大夫。

    (41)某无以见:谓己无德可以使彼屈尊来见。

    (42)走见:即出见。走是急趋意。士见尊爵者,取其急意而言走。

    (43)先见之:谓出门先拜宾。

    (44)此节述诸种称谓及执礼品之仪。“非以君命使,则不称寡,大夫士,则曰寡君之老”:此句记大夫出使他国,摈者对他的称呼。按《礼记·玉藻》所述,大夫奉君命出使他国,上大夫,摈者称“寡君之老”;下大夫,摈者称“寡大夫”。大夫因私事至邻国,则家臣为摈,摈者称其名,不称“寡君之某”。对此句,诸家断句不同,今从清汪中校本。汪中校本改“士”为“使”。依此,“非以君命使,则不称寡”,即指大夫因私事至他国,摈者不称“寡大夫”、“寡君之老”;“大夫士(使),则曰寡君之老”,则指大夫奉君命出使他国摈者对他的称呼。

    (45)执币:此指执币见君而言。币:指礼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